类型:
不限 书法 印刻 人物 山水 花鸟
五代 后蜀 黄筌《写生珍禽图(全卷)》
隋唐五代 其他 绢本49x8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先后由宋内府、贾似道及清内府收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卷为绢本设色手卷,纵41.5厘米,横70厘米。高清扫描原图为802MB。

五代十国画家黄筌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设色,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 图中画了鹡鸰、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二十余件,排列无序,但每一件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



画出的动物有二十余种,如大马士革、麻雀、鸠、龟、虫等二十余种,但每一种动物的刻画都非常精确、细致,即使从透视的角度看,也是无可挑剔的。

黄筌(约903-965年),字要叔,四川成都人,他的画师主要是从唐入蜀的宫廷画家。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2年),刁光胤在《益州名画录》中说,他入蜀后,当地画花雀画家的画作很快就掉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受欢迎。他17岁时就已在前蜀宫中服役,建立画院后成为宫廷画家,他的两个儿子居案、居宝也在画院供职。在后蜀灭国后,黄筌父子随旧主来到北宋都城汴梁,受到北宋宫廷礼遇,其风格成为当时画院的标准。

这幅素描山水图以细腻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许多生物。画师在不大尺幅的绢画上画出虫、雀、龟等二十四种,全部用细劲的线条描绘出轮廓,然后赋以重彩。它们的造型精确、精确、特色鲜明。每种动物的神态都生动、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二只,一老一小,两只相对而立,雏雀扑翅,嗷嗷待哺的样子,惹人怜爱;老雀低着头,一动不动,默默无语,像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下面端着一只不紧不慢的老龟,一步一步往前爬,两眼望向前方,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毅力。

此画并非为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中的苦难、思想感情之间的某种联系而加强表现。这就要求花鸟画具有“知夫鸟兽之名”的认识性功能,又十分注重美与善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强调其“夺造而移精神遐思”的创作与欣赏功能。

它虽然是一幅素描,但画法灵活生动,每一虫的形体准确,都有很强的质感。其绘画特点为墨线细勾、略带淡彩、严谨工整,是典型的双勾法。表现黄筌的“用笔新细,淡晕染”的特点。五代虽然是传统花鸟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但传下来的珍品很少,因此这幅作品具有珍贵的价值。

此画形象生动逼真,工笔精细严谨,设色鲜丽。这极大地影响了宋代花鸟画的工笔画风格。

画作内容

《写生珍禽图》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家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二十四只,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然后赋以重彩。这些动物的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每一动物的神态都画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耐人寻味。两只麻雀,一老一小,相对而立,雏雀扑翅张口,嗷嗷待哺的神情,惹人怜爱;老雀低首而视,默默无语,好像无食可喂,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下端一只老龟,不紧不慢,一步步向前爬行,两眼注视前方,有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毅力。

本幅自识:“付子居宝习。”

鉴藏印有:“睿思东阁”朱文、“秋壑”朱文、“悦生”朱文葫芦形、“陇西记”朱文葫芦形。

押缝印有:“陇西记”朱文葫芦形、“素轩清玩珍宝”白文、“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寄傲”朱文及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藏印八方。

裱边题签:“黄筌写生珍禽图。康熙丁巳(1677年)重装于蕉林书屋。”

前、后隔水鉴藏印有:“钱氏素轩书画之记”朱文、“东北博物馆珍藏印”朱文、“蕉林秘玩”朱文、“吴鉴”朱文、“宣统鉴赏”朱文、“无逸斋精鉴玺”朱文、“用卿”白文、“吴廷”白文。

押缝印有:“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奉华之印”朱文、“陇西记”朱文葫芦形、“师挚氏”白文、“长”朱文。

尾纸钤“瑶晖堂印”朱文、“钱氏合缝”朱白文鼎形、“汪元臣”朱文、“师挚氏”白文、“观其大略”白文、“曲阿姜二酉鉴藏”朱文、“张锣”白文。


创作背景

《写生珍禽图》左下方有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宝习”,是黄筌画给儿子黄居宝作习画范本用的,黄居宝去世时还在后蜀时期,所以这幅《写生珍禽图》是五代时期的花鸟画作。

艺术鉴赏

主题
该画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构图
       
因为该画是作画的范本,所以画作的构图没有刻意经营,只是大小穿插在画面中描绘了麻雀、知了、天牛、蚂蚱、龟等24只小生灵。画家的写生功夫在这幅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种小动物的造型都是准确严谨,同时又富有变化。

在构图上,它突出主体,善于剪裁,时画折技,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而且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善于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艺术形式。


技法

黄筌作画强调真实写生,重视形似与质感,其绘画多用淡墨细勾,重彩渲染,用笔极为精细,而后以色晕染,几乎不见墨迹,《写生珍禽图》正是运用此种“双勾填色”法绘制而成。

图中画麻雀、鸠、龟、昆虫等动物20余件,排列无序,但每一件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此画标志着中国画中的花鸟画从早期的粗拙臻于精美,中国的花鸟画家已经具备完善的写实能力。勾廓填彩,本是中国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方法,但与早于此图的唐代人物画与山水画相比较,此图勾轮廓的墨线大都非常轻细,似无痕迹,所赋色彩,也明显区别于唐画的浓烈艳丽,而是以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这种绘画风格,注重表达物象的精微、逼真,似乎有些接近于现代的照相再现。

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均以细劲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赋以色彩。这些动物造型准确、严谨,特征鲜明。鸟雀或静立,或展翅,或滑翔,动作各异,生动活泼;昆虫有大有小,小的虽仅似豆粒,却刻画得十分精细,须爪毕现,双翅呈透明状,鲜活如生;两只乌龟是以侧上方俯视的角度进行描绘,前后的透视关系准确精到,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画面中24只小动物均匀地分布,它们之间并无关联,亦无一个统一的主题,但每一件动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确、细微,甚至从透视角度观之也无懈可击。

造型
造型上,此图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没有了
全部评论(0)
书画名家
其他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