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红岳阳楼图长方盒 故宫博物院

剔红岳阳楼图长方盒,高21厘米,长60厘米,宽25厘米。   盒底与台座相连,开海棠式透孔。通体朱漆雕山水人物楼阁景色。盒面图饰中崇阁连云,飞鹤临空,阁下有秋柳文石点缀,宾客盈门,舟船毕至,数十人往来其间,楼阁上横匾刻“岳阳楼”三字,围栏高柱上挂有条幅,书“洞庭春色”四字。盖、盒立壁亦雕山水人物,景物重叠而层次井然,无拥塞之感。器里、外底均髹黑光漆,无款。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华美富丽。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  位于今湖南省境内,相传最早为三国时东吴名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军台,更因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 岳阳楼高三层,依山傍湖而建,东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西靠浩浩荡荡的长江,于其上俯瞰,碧波万顷,气势恢弘。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点击图片 放大查看




全部评论(0)
漆器
© 2013 中国文化网 www.gw5000.com 粤ICP备17004399号 电话:15202072006
搜索 我的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