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本草汇
拼音首字:
不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茅根

《中国药典》:白茅根

拼音注音
Bái Máo Gēn
别名

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英文名
RHIZOMA IMPERATAE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Hubb.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炮制

白茅根:洗净,微润,切段,干燥,除去碎屑。茅根炭:取净白茅根段,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焦褐色。

鉴别

(1) 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 使溶解,再加硫酸1~2滴,即显红色,后渐变成紫红色、蓝紫色,最后变为污绿色。

(2) 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 分钟,滤过,滤液浓缩成1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生成棕红色沉淀。

归经

归肺、胃、膀胱经。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9~30g,鲜品30~60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白茅根

拼音注音
Bái Máo Gēn
别名

茅根、兰根、茹根(《本经》),地菅、地筋、兼杜(《别录》),白花茅根(《日华子本草》),地节根(《青海药材》),茅草根(《江苏植药志》),坚草根、甜草根(《河北药材》),丝毛草根(《中药志》),寒草根(《闽东本草》)。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根茎。春、秋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洗净、晒干后,揉去须根及膜质叶鞘。

生境分布

多生长于路旁、山坡、草地上。分布几遍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原形态

白茅(《本草经集注》),又名:白茅菅(陶弘景),丝茅(《纲目》),万根草(《铁岭县志》),茅草。多年生草本。根茎密生鳞片。秆丛生,直立,高30~90厘米,具2~3节,节上有长4~10毫米的柔毛。叶多丛集基部;叶鞘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老时基部或破碎呈纤维状;叶舌干膜质,钝头,长约1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根生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圆锥花序柱状,长5~20厘米,宽1.5~3厘米,分枝短缩密集;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长3~4毫米,基部密生长10~15毫米之丝状柔毛,具长短不等的小穗柄;两颖相等或第一颖稍短,除背面下部略呈草质外,余均膜质,边缘具纤毛,背面疏生丝状柔毛,第一颖较狭,具3~4脉,第二颖较宽,具4~6脉;第一外稃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先端钝,内稃缺如;第二外稃披针形,长1.2毫米,先端尖,两侧略呈细齿状;内稃长约1.2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截平,具尖钝划、不同的数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毫米;柱头2枚,深紫色。颖果。花期夏、秋季。

性状

干燥的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通常长30~60厘米,直径约1.5毫米,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浅棕黄色、微隆起的节;节距约3厘米。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心黄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实,或有无数空隙如车轮状,外圈与中心极易剥离。气微,味微甘。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另有报道,从本品分离出白头翁素。

根茎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薏苡素及芦竹素、印白茅素等

炮制

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归经

入肺、胃、小肠经。

①《滇南本草》:"入胃、小肠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兼入足太阴、阳明经。"

④《本草求真》:"入胃、肝。"

性味

甘、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无毒。"

③《本草正》:"甘,凉。"

④《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无毒。"

注意

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②《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肺热喘急,胃热哕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

①《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②《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③《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⑤《纲目》:"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⑥《本经逢原》:"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⑦《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研末。

复方

①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②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妇人良方》)

③治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④治喘:茅根一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汤)

⑤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小品方》茅根汤)

⑥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⑦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⑧治小便出血: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圣惠方》)

⑨治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⑩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一两,白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乳糜尿:鲜茅根半斤。加水2000毫升煎成约12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分三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五至十五天为一疗程。(《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⑿治肾炎:白茅根一两,一枝黄花一两,葫芦壳五钱,白酒药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忌盐。(《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⒀治阳虚不能化阴,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白茅根一斤。掘取鲜者,去净皮与节间小根,细切,将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候十数分钟,视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须臾视其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去渣温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两、三次,使药力相继,周十二时,小便自利。(《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汤)

⒁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⒂治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黄汗: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补缺肘后方》)

⒃治血热经枯而闭:茅根、牛膝、生地黄,童便。煎服。(《本草经疏》)

⒄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一两,甘蔗一斤。捣烂,榨汁,用一个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⒅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⒆反胃,食肉即吐。用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⒇肺热气喘。用生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

(21)体虚水肿(小便不利,但饮水很多)。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加水三升煮干。去茅食品。水随小便排出。

(22)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身体微胖,汗出如黄汁)。用生茅根一把,切细,和猪肉一斤同煨汤吃。

(23)小便热淋。用白茅根四升,加水一斗五升,煮成五升,温服。一天服一次。

(24)劳伤尿血。用茅根、干姜等分,加蜜一匙,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一天服一次。

(25)鼻血不止。用茅根研细,每服二钱,淘米水送下。

(26)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把,水煎服。

(27)竹木入肉。用白茅根烧过研末,调猪油涂伤处。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肾炎

有较好效果,可以缩短病程。据数十例的观察,服药后通常在1~5天内小便即显着增多,每日可达1500~3000毫升左右。随之水肿即渐消失,高血压及尿检变化亦渐好转而趋正常。据部分病例统计,水肿消失时间平均约4~5天或1周左右;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在5~20天,平均7~9天;尿检变化平均消失时间,自11天至26.4天不等。用于慢性肾炎亦有利尿消肿及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对肝脏病引起的腹水及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则无利尿消肿作用或作用不显着。因此有人推测,白茅根的作用主要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故对急性肾炎疗效良好,慢性肾炎疗效较差,而对肝病性及心病性的水肿几不奏效。服药期间除个别有轻微头晕或恶心外,未见不良反应。用法:一般以白茅根(干品)半斤,洗净切碎,水煎,每日2~3次分服。连服1~2周或至痊愈。亦有配合大蓟、小蓟、生地或麻黄组成复方治疗。服药同时,须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盐的摄入,保暖。必要时可适当加用其它药物控制并发症及感染病灶等

②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白茅根(干品)2两,水煎,每日两次分服。治疗28例,结果临床治愈(45天内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1例,好转(临床症状好转,45天内各项肝功能的数值下降超过半数,或45天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治疗后,主要症状大多在10天内消失,肝脾肿大在20天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经45天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平均20.15天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

此外,白茅根曾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配合仙鹤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均有一定效果。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茅根

拼音注音
Bái Máo Gēn
别名

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茅菅、白花茅根、丝茅、万根草、茅草根、地节根、坚草根、甜草根、丝毛草根、寒草根

英文名
Lalang Grass Rhizome, Rhizome of Lalang Grass
出处

出自1.《本草经集注》。

2.《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3.《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var.major(Nees)C.E.Hubb.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和鳞片状的叶鞘,洗净,鲜用或扎把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向阳干草地或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白茅,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根茎白色,匍匐横走,密被鳞片。秆从生,直产,圆柱形,光滑无毛,基部被多数老叶及残留的叶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根出叶长几与植株相等;茎生叶较短,宽3-8mm,叶鞘褐色,无毛,或上部及边缘和鞘口具纤毛,具短叶舌。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顶生,圆筒状,长5-20cm,宽1-2.5cm;小穗披针形或长圆形,成对排列在花序轴上,其中一小穗具较长的梗,另一小穗的梗较短;花两性,每小穗具1花,基部被白色丝状柔毛;两颖相等或第1颖稍短而狭,具3-4脉,第2颖较宽,具4-6脉;稃膜质,无毛,第1外稃卵状长圆形,内稃短,第2外稃披针形,与内稃等长;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3mm;雌蕊1,具较长的花柱,柱头羽毛状。颖果椭圆形,暗褐色,成熟的果序被白色长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耐旱,宜选一般坡地或平地栽培。 栽培技术 用根茎繁殖。春季,挖取白茅地下根茎,按行株距30cm×30cm栽种。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长圆柱形,有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环节明显,节上残留灰棕色鳞叶及细根,节间长1-3cm。体轻,质韧,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多具放射状裂隙,有时中心可见一小孔。气微,味微甜。 以条粗、色白、味甜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皮层较宽,最外为1-4列纤维,壁厚,木化;叶迹维管不10余个,环列,有限外韧型,具束鞘纤维,其旁常有裂隙;内皮层细胞内壁增厚,有的有硅质块。中柱内散有多数维管束,有限外韧型,近中柱鞘的维管束小而密,由纤维相连成环。中央常成空洞。 粉末特征:黄白色。①表皮细胞平行排列,每纵行列多为1个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1个木栓细胞及1个硅细胞)相间排列,偶见1个短细胞介于2个长细胞之间。②内皮层细胞长方形,一侧壁甚薄,另一侧壁增厚,层纹及孔沟明显,壁上有硅质块。③中柱鞘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根茎茎节处中柱鞘细胞呈石细胞状。④下皮纤维常具横隔。此外,有木纤维。

毒性

家兔灌服煎剂25g/kg,36小时后活动受抑制,运动迟缓,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复。静脉注射10-15g/kg,则出现呼吸增快,运动受抑制。1小时后逐渐恢复,剂量增加至25g/kg,6小时后死亡。

化学成分

根茎含芦竹素(aru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薏苡素(coixol),羊齿烯醇(ferne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异山柑子萜醇(isoarborinol),白头翁素(anemonin);还含甾醇类: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糖类,多量蔗糖(sucros),葡萄糖(glucose)及少量果糖(fructose),木糖(sylose);简单酸类:枸橼酸(cittic acid)草酸(oxalic acid)及苹果酸(malic acid)。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白茅根煎剂和水浸剂灌服,对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给药5-10天,利尿作用最为明显,20天左右即不明显。但所用剂量特别是动物进水量均不清楚,又无对照组,尚需进一步研究。也有人认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与其所含的丰富钾盐有关。

2.止血作用: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但白茅根含钙较多,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临床用白茅根治疗鼻衄。

3.抗菌作用: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及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4.对心肌86Rb摄取量的影响:白茅根水醇综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量增加。

5.其他作用: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对骨骼肌的收缩及代谢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作用。也有报道,白茅根无解热作用。

炮制

1.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

2.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5g,加苯30ml,加热回流1h,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醋酐1ml溶解,再加浓硫酸1-2滴,显红色,渐变成紫色、蓝紫,最后呈污绿色。(2)取本品粗粉1g,加水10ml煮沸5-10min,滤过。滤液浓缩成1ml,加新制的斐林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发生棕红色沉淀。

归经

肺;胃;心;膀胱经

性味

甘;寒

注意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主血热出血;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喘咳;小便淋沥涩痛;水肿;黄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2.《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3.《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5.《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6.《本经逢原》:白茅根,《本经》主治劳伤虚赢者,以甘寒能滋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言补中益气,胃热去而中气复,是指客邪入伤中州,渐成虚赢而言,非劳伤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7.《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8.《本草经疏》:劳伤虚赢,必内热,茅根甘能补脾,甘则虽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内热,故主劳伤虚赢。益脾所以补中,除热所以益气,甘能益血,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矣,寒凉血,甘益血,热去则血和,和则瘀消而闭通,通则寒热自止也。小便不利,由于内热也,热解则便自利。淋者,血分虚热所致也,凉血益血,则淋自愈,而肠胃之客热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补血凉肝,则筋坚矣。血热则崩,凉血和血,则崩自愈矣。血热则妄行,溢出上窍为吐、为咯、为鼻衄、齿衄,凉血和血,则诸证自除。益脾补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肿黄疸,而兼理伤寒哕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

10.《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着。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

11.《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哕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且甘寒而多脂液,虽降逆而异于苦燥,则又止渴生津,而清涤肺胃肠间之伏热,能疗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闭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妇女血热妄行,崩中淋带。又通利小水,泄热结之水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疳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着,而无流弊。

摘录
《中华本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上一篇:沙漏芦
下一篇:茶子木花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水玉簪11-19
2水珍珠菜11-19
3水珠草11-19
4水甘草11-19
5水田七叶11-19
6野苋菜11-15
7野苎麻11-15
8野苏麻11-15
9野苜蓿11-15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