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卷十八》 - 痘疮生痈毒之症
2024-06-19 168 收藏

陈文宿先生云∶痘疹首尾不宜与水吃。若误与之,疮靥之后,其痂迟落,或生痈,针之而成疳蚀,以致难愈。盖脾胃外主肌肉,饮水过多,湿损脾胃,搏于肌肤,则津液衰少,气血不能周流,凝结不散,故疮痂迟落而身生痈肿也。

张洁古先生云∶痈肿发于身前,手阳明经也,发于四肢,足阳明经也。丹溪先生云∶痘痈多是余毒血热所致,当分上下用药,而以凉血为主,大便燥实加大黄,如不应,当分经络所属,血气虚实,其脓成否。窃谓前症初起未成脓者,用活命饮、隔蒜灸治而消之。欲成脓者,用活命饮解而溃之。气血虚者,八珍汤实而溃之。虚而不能敛者,托里散补而敛之。大凡发热肿痛,大便不结,用仙方活命饮及隔蒜灸法。大便秘结,用仙方活命饮加大黄。大便已通,肿痛未退,再用活命饮一服,用托里散补其元气。若发热倦怠,大便调和,用补中益气汤;未应,亦用隔蒜灸。若溃而发热口干,肢体倦怠,用东垣圣愈汤。脓水淋漓,不时发热,用四君、参、 。若因乳母肝经血虚发热,用加味小柴胡汤。肝脾郁怒发热,用加味归脾汤。膏粱浓味积热,用加味清胃散。如专与凉血,用败毒等药,复伤元气,必致成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矣。

一小儿腿内侧患之,痛甚作渴,大便不通,小腹作胀。此表里俱有毒未尽,用活命饮加硝黄一服,诸症顿退,却去硝黄再剂而痊。

一小儿左胁近腹患之甚痛,恶寒发热,肢体亦痛,此余毒兼外邪也,用活命饮加麻黄一服,外邪悉退,疮毒亦减,仍用前剂去麻黄及圣愈汤而痊。

一小儿赤肿作痛,内服外敷皆寒凉之药,用活命饮一服,痛顿止而肿未消,此凉药血凝而然也,用六味活血散及隔蒜灸而痊。

一小儿痘出甚密,先四肢患肿,余谓脾经热毒,用活命饮之类而愈。后患口疳流涎,牙龈蚀伤,用大芜荑、活命饮各二剂,却用蟾蜍丸搽人中白散而愈。

一小儿臂患肿痛色赤,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而脓成,又二剂而脓溃,用托里散将愈,而发热恶寒,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两腿臂膝俱肿,不能举动而痛,用黄豆末热水调敷,服活命饮而消。

一小儿痘毒溃而肿不消,烦躁作渴,小便如淋,手数寻空,此肝脾虚热也,用八珍汤、加减八味丸料各二剂而安,又用大补汤而愈。

一小儿痘毒腿膝肿,此脾肾虚而毒流注也,用如圣饼及活命饮四剂,肿痛顿减,再用益气汤、地黄丸而痊。

一小儿腿膝肿溃,脓水不止,晡热体倦,先君谓元气复伤,阴虚所致。用补阴八珍汤、地黄丸而愈。

一小儿痘毒,敷寒凉药内溃不愈,清脓甚多,此元气虚也,朝用益气汤,夕用八珍汤各五十余剂,佐以豆豉饼而愈。

一小儿腮患毒,用活命饮肿痛已退,肢体甚倦,此邪气去而元气虚也,用圣愈汤元气少复,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左耳下连项赤肿作痛,此少阳胆经火症,用栀子清肝汤治其母,用活命饮治其子而痊。后复作,误服败毒散,溃而不敛,疮口色白,余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出痘七日,寒热作渴,两胁及臂外患痘疔,此属胆经也,挑出黑血,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一剂,热渴顿止,又用活命饮而痊。

一小儿患此,面肿肉色如故,脉浮而大,按之微细,余谓此元气虚而邪从之也,当补元气为善。不信,乃服犀角丸、化毒丸而殁。

神效隔蒜灸法治痘痈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散。用大蒜头切三分浓,安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壮易蒜再灸,痛不止尤宜多灸。小儿须将蒜切片着肉,一面略剜小空灼艾燃蒜,先置大人臂上试其冷热得宜,然后着疮上。又别灼如前法试之,以待相易勿令歇。

仙方活命饮治痘疔痘毒,及一切疮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此消毒败脓止痛之圣药。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皂角刺(炒) 穿山甲(用蛤粉炒) 乳香 没药 白芷 防风 当归(各一钱)

贝母 天花粉 甘草节(各七分)

上每服五钱,酒煎。婴儿、母同服。为末酒调服亦可。若势甚而邪在表者,加麻黄散之。而毒在内者,加大黄下之。当临症制宜,此解毒回生起死之剂,但元气脱者不治。

六味活血散治痈疽疮痛初起,红肿不散。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红花 苏木(各等分)

上水煎,量服之。

托里散治痘毒,元气虚弱,不能溃散,未成用之自消,已成用之自溃。

人参 黄 (炒。各二钱) 当归(酒洗) 白术 陈皮 熟地黄 茯苓 芍药(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上三五钱,水煎服。

托里消毒散治痘毒瓦斯血虚弱不起发,腐溃收敛,或发寒热,肌肉不生。

人参 黄 当归(酒洗) 川芎 芍药(炒) 白术 陈皮 茯苓(各一钱) 金银花 连翘 白芷(各七分) 甘草(五分)

上每服三五钱,水煎。

东垣圣愈汤治脓溃心烦无寐,体倦少食。

熟地黄(自制者佳) 生地黄(各二分) 人参 川芎(各二分) 当归 黄 (各五分)

上水煎服。

济生归脾汤治脾血虚损,健忘惊悸,或心气虚不能摄血归源,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或因乳母心脾二经有热,疮不结痂,或疮痕赤色。加柴胡、山栀即加味归脾汤。

人参 白茯苓 黄 白术 龙眼肉 当归 远志 酸枣仁(炒。各二钱) 木香(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身(一钱)

上姜枣水煎,母子同服。

东垣清胃散治胃经有热,齿牙作痛,或饮冷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 连头面;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若因服克伐之剂,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弄舌流涎,或呕吐困睡,大便不实者,用五味异功散。

升麻(五分) 生地黄(四分) 黄连 牡丹皮(各三分) 当归梢(四分)

上水煎服,婴儿母亦服。

替针丸治痘痈脓已成不溃。

陈坏米(一钱) 砂(五钱) 雄雀粪(四十九粒,真雄雀粪直者是也)

上为末,米粥丸如麦粒大,每用一粒,粘疮头上以膏药贴之半晌,其脓自出。若疮头透而脓不出,或出而愈痛,或发热,血气虚也,用托里散。或作呕吐痰,食少体倦,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

神效太乙膏治一切疮疽溃烂。

玄参 白芷 当归 肉桂 赤芍药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 咀,用麻油四十两,入铜锅内煎至药黑,滤去渣,徐入净黄丹一斤再煎,滴水成珠,捻软硬得中,即成膏矣。

神效当归膏治痘毒津淫,或汤火等症,及疮腐不能生肌收敛者。

当归 黄蜡 生地黄(各一两) 麻油(六两)

先将当归、地黄入油煎去渣,入蜡溶化,候温搅匀,即成膏矣。

豆豉饼治疮疡肿痛,或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毒毒疖,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成饼,大如铜钱浓,如三四钱置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余毒。间有不效者,乃气血虚败之症。参疔疮论灸法用之。

神功散治疮疡初起肿痛者,用之可消,加血竭更效。

黄柏(炒为末,二钱) 草乌(生为末,二钱)

上用漱口水调敷,常以漱水润之。

飞龙夺命丹治痘疔、痘毒、痘痈;或麻木呕吐,重者昏愦切牙。

真蟾酥(干者酒化) 轻粉(各一钱) 枯白矾 寒水石 铜绿 乳香没药 麝香(各二钱) 朱砂(六钱) 蜗牛(四十二个另研,如无亦可)

上各为末,入蟾酥、蜗牛,或加酒少许,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丸,温酒或葱汤送下。重者外用隔蒜灸法,甚者多灸,或着肉灸。

五福化毒丹治痘毒实热肿痛。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玄参(各二两) 甘草 甜硝(各三两) 青黛(一两五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犀角消毒丸治痘疹余毒,及一切疮毒。

生地黄 荆芥 当归 犀角(屑) 防风 牛蒡子(杵炒) 赤芍药 连翘 桔梗(各七钱) 薄荷 黄芩 甘草(各五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汤化下。

按∶化毒丹降火凉血解毒寒中之剂。消毒丸,清热解毒破血之剂。盖小儿脏腑脆嫩,元气易伤,况痘后气血皆虚,岂能胜当此剂。若胃气一伤,则未成者不能消散,已成者不能腐溃,已溃者不能生肌。殊不知痘疮乃脏腑所发,遍身之血皆化为脓。况此方愈而患此,乃脾胃虚怯,肌肉消弱,荣卫短涩所致。治者审之!

蟾蜍丸

蟾蜍(一枚,夏月沟渠中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癞 者)

上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上要干,不令虫走出,却将蟾蜍扑死投蛆中,食一昼夜,以布袋盛置,浸急流水中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一字,粳米饭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八珍汤(方见顶陷灰白)

小柴胡汤(方见 症,加生地黄、山栀,即加味小柴胡汤)

栀子清肝散(即柴胡栀子散,方见作痒搔破)

十全大补汤(方见腹胀气喘)

当归补血汤

补中益气汤(二方见寒战切牙)

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肉桂,名加减八味丸)

四君子汤(方见痘不靥闷乱)

加味逍遥散(方见欲靥不靥)

加味归脾汤(方见痘疳)

加味清胃散(方见痘不结痂)

大芦荟丸(方见风邪搏于肌肤)

人中白散

如圣饼

补阴八珍汤(三方见夹疹痘)

上一篇:痘疔 目录 下一篇:水痘麻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