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贯集·杂证谟》 - 贯集·杂证谟·黄疸
2024-06-22 483 收藏

经义

《经脉篇》曰:肾所生病为黄胆。

《玉机真藏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时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止,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弗治,肝传之脾,病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

《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胆。已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胆。

《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宾按:此二条,凡已食如饥者,即阳黄之证;安卧,脉小,不嗜食者,即阴黄之证也。

《通评虚实论》曰:黄胆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论证(共七条)

黄胆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知此四者,则黄胆之证,无余义矣。丹溪曰:疸不必分五种,同是湿热,如曲相似。岂果皆如曲,悉可谓之湿热耶?弗足凭也,愚列如下。

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然其证必有身热,有烦渴,或躁扰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水热痛赤涩,或大便秘结,其脉必洪滑有力。此证不拘表里,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内伤,皆能致之。但察其元气尚强,脾胃无损,而湿热果盛者,直宜清火邪,利小便,湿热去而黄自退,治此者本无难也。

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凡病黄胆,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胆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栀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随药而毙者。

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必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内郁者,必烦热,脉缓滑,多汗,宜从分消清利。若阳明实邪内郁,而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则自无不愈。

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如南北朝齐永明十一年,有太学生魏准者,因惶惧而死,举体皆青,时人以为胆破,即此之类。又尝见有斗殴之后,日渐病黄者,因伤胆而然,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经曰: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义犹此也。且胆附于肝,主少阳春生之气,有生则生,无生则死。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元也。若此诸证,皆以胆伤,胆伤则生气败,生气既败,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致不救。然当察其伤之微甚,速救其本,犹可挽回,而炼石补天之权,则操之医之明者。

黄胆大法,古有五疸之辩:曰黄汗,曰黄胆,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总之,汗出染衣,色如檗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胆;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欲伤阴而得者,曰女劳疸。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黄胆难治证:凡寸口无脉,鼻出冷汗,腹膨,形如烟熏,摇头直视,环口黎黑,油汗发黄,久之变黑者,皆难治。

论治(共五条)

一、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轻者,宜茵陈饮、大厘清饮、栀子柏皮汤之类主之。若闭结热甚,小便不利,腹满者,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之类主之。

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若元气虚不至甚,而兼多寒湿者,则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之属加减用之亦可。

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证必表里兼见,治宜双解,以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若内热甚,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若但有湿热内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宜茵陈蒿汤主之。若因内伤劳倦,致染伤寒者,亦多有发黄之证。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即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或用后韩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则未有不败。故孙真人曰:黄胆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汤,此即补虚散邪之法也。外伤寒门别有正条,所当并察。

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胆既受伤,则脏气之损败可知,使非修缉培补,则必至决裂。故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或兼涩以固其虚脱,或兼重以镇其失守之神魂,或与开道利害以释其不解之疑畏。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

治黄之法,本当清湿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说详湿证门论治条中。

述古(共五条)

《金匮要略》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夫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酒黄胆者,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脉沉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汤主之。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韩和云:病患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土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如两手脉沉细迟,肢体逆冷,皮肤有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苔,遍身发黄,烦躁,欲于泥水中卧,小便赤少,皆阴候也。故阴黄多以热汤温之,或阳渍布搭其胸腹,或以汤盛瓢中,坐于脐下熨之。其病愈者,曾治赵显宗病伤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药太过致发黄,其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凉,发躁,欲于泥中卧,喘呕,小便赤涩。先投茵陈橘皮汤,喘呕止。次服小茵陈汤半剂。脉微出,不欲于泥中卧。次日,又吸茵陈附子汤半剂,四肢发热,小便二三升,当日中大汗而愈。似此治愈者,不一一录。

凡伤寒病黄,每遇太阳或太阴司天之岁,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盖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水来犯土;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土气不足,即脾胃虚弱,亦水来侵犯,多变此证也。

《略例》云:内伤劳役,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生黄者。非伤寒坏之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

刘宗浓曰:按一身尽痛而黄者,湿胜在表也;不痛者,病在里也;干燥者,热胜也。故后证皆有表里之分。东垣云:伤寒当汗不汗,即生黄,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里,宜渗利之。在半表里,宜和解之。在里者,宜急下之。若以上诸证,及《略例》云男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若黄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除热必哕,宜小半夏汤,皆不必拘于茵陈也。

徐东皋曰:疸证服解利之药,久而不愈,及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憎寒发热,小便浊,皆为虚甚,宜四君子汤吞八味丸,不可强服凉药通利,以致脾气虚弱,肾水枯涸,必至危笃。

黄胆论列方

四苓散(和一八七)五苓散(和一八二)小建中汤(补二二)五福饮(新补六)茵陈饮(新寒八)大建中汤(补二四)左归饮(新补二)右归饮(新补三)茵陈五苓散(和一八五)理中汤(热一)理阴煎(新热三)茵陈橘皮汤(热一三二)温胃饮(新热五)寿脾煎(新热十六)茵陈附子汤(热百三十)六味丸(补百二十)八味丸(补一二一)六味回阳饮(新热二)柴苓汤(和一九二)柴芩散(新散十)栀子柏皮汤(寒二三)大厘清饮(新寒五)茵陈蒿汤(攻三一)栀子大黄汤(攻十五)小半夏汤(和八)四君子汤(补一)大黄硝石汤(攻十四)小茵陈汤(热一三一)五君子煎(新热六)桂枝加黄汤(散十)

论外备用方

养劳汤(和三五四虚劳疸)加减五苓散(和一八三)茵陈四逆汤(热十九阴黄汗)绿矾丸(和三五五黄胖)甘露饮(寒十湿热)犀角地黄汤(寒七九血热)茵陈汤(寒一二八湿热)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茯苓渗湿汤(寒一二九湿热)柴胡茵陈五苓散(和一八六伤寒、湿热)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