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卷二上.补养门》 - 六味地黄丸
2025-03-13 378 收藏

(仲阳)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盗汗,水泛为痰,(丹溪曰∶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发热咳嗽,(肾虚则移热于肺而咳嗽,按之至骨,其热烙手,骨困不任为肾热。)头晕目眩,(直指方云∶淫欲过度,肾气不能归元,此气虚头晕也。吐衄崩漏,肝不摄血,致血妄行,此血虚头晕也。)耳鸣耳聋,遗精便血,消渴淋沥,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疮疡等证。(诸证皆由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熟地(八两)山茱肉(酒润)山药(四两)茯苓(乳拌)丹皮泽泻(三两)上丸法如前,肾中水虚不能制火者,此方主之。今人足心热,阴股热,腰脊痛,率是此证,乃咳血之渐也。熟地滋阴补肾,生血生精,山萸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牡丹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时珍曰∶伏火,即阴火也。阴火,即相火也。世人专以黄柏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丹皮能入肾泻阴火,退无汗之骨蒸。)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能涩精。)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此方也。

加黄柏知母各二两,名知柏八味丸。治阴虚火动,骨痿髓枯,(因下焦湿火,)尺脉旺者宜之。加桂一两,名七味地黄丸。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治肝经气虚,筋无所养,变为寒证,以致筋骨疼痛,脚软懒行。及伤寒服凉药过多,木中无火,手足牵引。肝经血虚,以致火燥筋挛,变为结核瘰等证。经曰∶辛以润之,此方是也。加五味,名都气丸,治劳嗽。

(益肺之源。以生肾水也。)加肉桂一两,五味二两。名加减八味丸。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加五味二两,麦冬三两,名八仙长寿丸,治虚损劳热。加杜仲炒(姜牛)膝(洗酒)各二两,治肾虚腰膝酸痛。去泽泻,加益智仁三两,(盐酒炒)治小便频数。(益智辛热,涩精固气。)用熟地二两。山药山萸丹皮归尾五味柴胡各五钱,茯神泽泻各二钱半,蜜丸,朱砂为衣,名益阴肾气丸,(即明目地黄丸。东垣。)治肾虚目昏。(加柴胡者。所以升阳于上也。)加柴胡五味白术当归甘草,名滋肾生肝饮,治血虚气滞。或肩背绊痛,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肝火郁与胃中,以致倦怠嗜卧,饮食不思,口渴咽燥,及妇人小便自遗,频数无度。凡伤寒后,热已退而见口渴者用之。薛氏用治妇女郁怒伤肝脾,以致小便淋沥不利,月经不调,两肋胀闷,小腹作痛,寒热往来,胸乳作痛,左关弦洪,右关弦数。此郁怒伤肝脾,血虚气滞为患。(高鼓峰曰∶六味丸,薛氏一变而为滋肾生肝饮,用六味减半分两。而加柴胡五味白术当归甘草,合生金以制木也。以制为生,天地自然之序也。)去山萸,而加柴胡归尾生地五味,辰砂为衣,名滋阴肾气丸。治目神水宽大渐散,或如雾露中行,渐观空中有黑花,视物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白色。(高鼓峰曰∶又一变而为滋阴肾气丸,独去山茱萸,而加柴胡归尾生地五味,仍合逍遥都气,肾肝同治。用归尾生地者,行瘀滞也,柴胡疏木气也,去芍药,恐妨于行之疏之也。名滋阴者,厥阴也。皆用五味者,虽合都气,然实防木之反克,泻丁之义也。去山茱萸,不欲强木也。)去泽泻,而用参归术陈皮甘草五味麦冬,名人参补气汤。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嗽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等证。(高鼓峰曰∶又一变而为人参补气汤,其义愈变化无穷,真有游龙戏海之妙。夫白术之与六味,其功相反,焉得合之。曰∶从合生脉来,则有自然相通之义。借茯苓以合五味异功之妙,用归以合养血之奇,其不用泽泻者,盖为发热作渴,小便不调,则无再竭之理。理无再竭,盒饭急生,生脉之所由来,既当生脉,异功之可以转入也。且水生高原,气化能出,肺气将败,故作渴不调。

此所以急去泽泻,而生金滋水。复崇土以生金,其苦心可不知哉。)加生地柴胡五味,复等其分,名加味地黄丸,又名抑阴地黄丸。治肝肾阴虚,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喘,或热渴便涩等证。(高鼓峰曰∶又一变而为加味地黄丸,真愈出而愈奇矣。柴胡从逍遥来,生地从固本来,五味仍合都气。其曰耳内痒痛出水,或眼昏痰喘,或热渴便涩,而总为肝肾阴虚,则知阴虚半由火郁而致也,故用柴胡以疏之。郁火非生地不能凉,故用生地。用五味,仍泻丁以补金,补金以生水也。曰抑阴,为郁火太盛,非疏之不可,疏之所以抑之。生地凉血,便有泻义,泻之所以抑之也。)加五味生地当归,名抑阴肾气丸。治诸脏亏损,胸膈痞闷,发热,潮热,晡热,或寒热往来,五心烦热。或口干作渴,月经不调,或筋骨酸倦,饮食少思。或头目不清,痰气上壅,咳嗽晡甚。或小便赤数,两足热痛,或腰膝痿软,肢体作痛等证。去泽泻,加川楝子当归使君子川芎,以赤茯苓换白茯苓,名九味地黄丸,治肾疳。加柴胡芍药,名疏肝益肾汤。治胃脘痛而大便燥结者,此肝血虚也,逍遥散所不俞者,此方妙。

加当归芍药柴胡枣仁山栀,名滋水清肝饮。治胃脘燥痛,气逆左肋上,呕吐酸水,忽热忽止等证。

上一篇:左归丸 目录 下一篇:右归饮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Chinese Medicine
卷二上.补养门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