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 录 链 接 |
1、 鹿筋 2、 鹿筋的用法用量 3、 鹿筋的功效主治 4、 鹿筋的配伍 |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归肝、肾经。
入药部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 Linnaeus)四肢的肌腱。
形态特征:鹿筋呈不规则的薄片状,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质坚韧,气微腥。无杂质及霉蛀。烫鹿筋形同鹿筋,形体鼓起,色泽加深,质较松脆,气微香。
内服:煎汤或煮食,60~120g。
炮制:杀鹿后,取四肢,抽出鹿筋,保留蹄部,洗净,鲜用或阴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主治:肝肾亏虚,劳损绝伤,风湿痹痛,转筋,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腓肠肌痉挛,男子精衰,精血不足,一切虚损,腰腿酸痛,肢节软弱。
治骨鲠:鹿筋渍之,索紧,令大如弹丸,持筋端吞之,至鲠处,徐徐引之,鲠着筋出。(《外台》)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