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素问》 - 八正神明论译文
2022-05-31 7308 收藏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黄帝问道:用针的技术,必然有一定的方法准则,究竟有什么方法,什么准则呢?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岐伯回答说:要效法于天地自然的变化,并结合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帝曰:愿卒闻之。

黄帝道:请立即详尽解释一下。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岐伯说:凡针刺之法,必须首先观察日月星辰的盈亏消长,以及四时八正的气候变化,熟练掌握之后方可进行针刺。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涩的通假字)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所以,气候温和,日色晴朗时,则人的血液运行流畅,而卫气充盈浮于肌表,血容易泻,气容易行;天气寒冷,日色阴霾时,则人的血液运行凝涩,而卫气沉潜于里。月亮初生的时候,血气开始流利,卫气开始运行;月正圆的时候,则人体血气充实,肌肉坚实;月黑无光的时候,肌肉减弱,经络空虚,卫气衰减,形体独居。所以要顺着天时而调治血气。因此天气寒冷,不要针刺;天气温和,不要迟疑;月亮初生的时候,不可用泻法;月亮圆满的时候,不可用补法;月黑无光的时候,不要针刺。这就是所说的顺着天时而调治的法则。根据天体运行的秩序,月亮盈亏盛虚的变化,日晷测量的日影长短,确定四时八正之气以待治疗的时机。

故曰:月生而泻,是谓藏(全元起本作“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所以说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月亮初生时而泻,就会使内脏虚弱;月正圆时而补,使血气充溢于表,以致络脉中血液留滞,这叫做“重实”;月黑无光的时候用针刺,就会扰乱经气,叫做“乱经”。(这样的治法必然引起)阴阳相错,正气与邪气不分,使邪气反而深入,致卫外的阳气虚竭,内守的阴精紊乱,淫邪就要发生了。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

黄帝道:星辰、八正怎样预测呢?

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岐伯说:观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数。观察八节常气的交替,可以用它预测八方的邪气到来的时间。观察四时,可以分别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规律,并按照时序来调养身体。对于八节的虚邪贼风,要避免受其侵犯。假如,身体虚弱,再遭受自然界虚邪贼风的侵袭,两虚相互感应,邪气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伤害五脏。医生懂得气候变化的规律,就能及时挽救病人,而不至于使病人受到严重伤害。所以说:“天时的宜忌,不可不知道。”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

黄帝道:讲得好!关于取法于星辰的道理,我已经知道了,希望你讲讲怎样效法于前人?

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髴。

岐伯说:要取法和运用前人的医术,先要懂得《针经》。要想把古人的经验验证于现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的浮沉,而用以调治于病人,就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确实有效的。所谓观察疾病于未发之时,就是说荣卫气血的变化虽不显露于外,而医生却能懂得。从日之寒温,月之盈亏,四时气候之浮沉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然后进行调治,医生对于疾病常有先见之明,虽然疾病并未显露于外,但是却能观察疾病于未发之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通达各种事理,他的经验就可以流传于后世。这是学识经验丰富的医生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然而当病情不显露在表面的时候,一般人都不容易发现。看不到形迹,尝不出味道,所以疾病于未发之时,就像幽灵一般飘渺难以诊治。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虚邪,就是四时八节的虚邪贼风;正邪,就是人在劳累时汗出,腠理开时而遭受虚风,正邪伤人轻微,没有明显的感觉,也无明显病状表现。技术高明的医生治疗于疾病初起之时,必先判断三部九候之气,以调和于未败坏之时而进行早期治疗,所以称为“上工”。“下工”临诊,是要等疾病已经形成,甚或至于恶化阶段,才进行治疗。治疗要等到病成阶段,是因为不懂得三部九候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发展恶化了。要明了治疗的关键,必须从三部九候的病症脉象进行治疗,这就像看守门户一样的重要,虽然外表尚未见到病情,而医者已经知道疾病的形迹了。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

黄帝道;我听说:针刺有补泻二法,不懂得它的意义。

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的通假字)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岐伯说:泻法必须掌握一个“方”字。所谓“方”,就是正气方盛,月亮方满,天气方温和,身心方稳定的时候,并且要在病人吸气的时候进针,再等到他吸气的时候转针,还要等他呼气的时候慢慢的拔出针来,所以说泻必用“方”,才能发挥泻的作用,使邪气泻去而正气运行。补法必须掌握一个“圆”字。所谓“圆”,就是行气,行气,就是导移其气以至病所。刺必要中其腧穴,还要在病人吸气时拔针。所谓“圆”与“方”,并不是指针的形状。一个技术高超有修养的医生,必须明了病人形体的肥瘦,营卫血气的盛衰。因为血气是人之神的物质基础,不可不谨慎的保养。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

黄帝道:多么奥妙的论述啊!把人身变化和阴阳四时虚实联系起来,这是非常微妙的结合,要不是先生,谁能够弄得懂呢!然而先生屡次说道形如神,究竟什么叫形呢?什么叫神呢?请你详尽的讲一讲。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岐伯说:请让我先讲形。所谓形,就是反映于外的体征,眼睛所能观察到的情况,此时再问明发病的原因,通过仔细诊察脉象的变化,则病情就清楚的摆在面前。如果不通过接触病人的形体,就不能准确把握病人病情的,就叫做形。

帝曰:何谓神?

黄帝道:什么叫神呢?

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岐伯说:请让我再讲神。所谓神,是非常微妙难测的感知,是耳朵听不到的,是通过明亮的眼睛和心灵的合一才能感知到的,心领神会的独自感悟,这不是言语所能表达清楚的,只能依靠个人的独自领会,犹如在黑暗之中观察一个东西,大家都还没有看到,只有达人能够独自率先发现,好像风吹云散一样通明,所以叫做神。(诊病时,)若以三部九候为之本原,就不必拘守九针的理论了。

上一篇:宝命全形论 目录 下一篇:离合真邪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神志案04-03
2类中案04-03
3中风案04-03
4附∶痧后案04-03
5附∶白喉案04-03
6喉痧案04-03
7疟疾案04-03
8痢疾案04-03
9泄泻案04-03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