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卷一》 - 难经
2022-10-09 3283 收藏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十二经皆有动脉者,如手太阴脉动:中府、云门、天府、侠白;手阳明脉动:合谷、阳溪;手少阴脉动:极泉;手太阳脉动:天窗;手厥阴脉动:劳宫;手少阳脉动:耳禾髎;足太阴脉动:箕门、冲门;足阳明脉动:冲阳、大迎、人迎、气冲;足少阴脉动:太溪、阴谷;足太阳脉动:委中;足厥阴脉动:太冲、五里、阴廉;足少阳脉动:下关、听会之类也。谓之经者,以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故经者径也,脉者陌也。越人之意,盖谓凡此十二经,经皆有动脉,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独取寸口以决脏腑死生吉凶何耶?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然者答词,余仿此。

寸口,谓气口也。居手太阴鱼际却行一寸之分,气口之下曰关、曰尺云者。而荣卫之行于阳者,二十五度,行于阴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阴阳,参交互注,无少间断,五十度毕,适当漏下百刻,为一晬时,又明日之平旦矣。乃复会于手太阴,此寸口所以为五脏六腑之所终始,而法有取于是焉。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时八刻,计一千八十息,十二时九十六刻,计一万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万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脉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时八刻,脉行六十四丈八尺。荣卫四周于身,十二时,计九十六刻,脉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总之为五十度周身,脉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脉行之数,周身之度,合昼夜百刻之详也。行阳行阴,谓行昼行夜。

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然,皆王脉也。

六脉者之王,说见下文。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上文言三阳、三阴之王脉,此言三阳三阴之王时,当其时,则见其脉也。

刘温舒曰:“至真要大论云:「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亦随天地之气卷舒也。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类,则五运六气四时亦皆应之,而见于脉耳。若平人气象论:「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难经》引之以论三阴,三阳之脉者,以阴阳始生之浅深而言之也。”

十二难曰:经言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内外之绝,何以别之?然,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灵枢》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又云:“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此《灵枢》以脉口内外言阴阳也。越人以心、肺、肾、肝内外别阴阳,其理亦由是也。

二十二难曰: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昫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为气先病,血壅而不濡,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

三十五难曰:五脏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独去大肠、小肠远者,何谓也?然,经言心荣肺卫,通行阳气,故居在上。大肠,小肠传阴气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远也。

四十难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义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四明陈氏曰:“臭者心所主,鼻者肺之窍,心之脉上肺,故令鼻能知香臭也。声者肺所主,耳者肾之窍,肾之脉上肺,故令耳能闻声也。愚按越人此说,盖以五行相生之义而言,且见其相因而为用也。”

四十三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当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依,故死。

四十六难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老卧不寐,少寐不寤,系乎荣卫血气之有余,不足也。

四十七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四十九难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然,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何谓五邪?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谢氏曰:“饮食劳倦,自是二事,饮食得者,饥饱失时,此外邪伤也。劳倦得者,劳形力而致倦怠,此正经自病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故知肝邪入心当赤色。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何以知伤暑得之?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然,当喜苦味也。虚为不欲食,实为饮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入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何以知伤寒得之?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何以知中湿得之?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少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此篇越人盖言阴阳脏腑经络之偏虚偏实者也。由偏实也,故内邪得而生;由偏虚也,故外邪得而入。

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微邪,有贼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五行之道,生我者休,其气虚也,居吾之后而来为邪,故曰虚邪;我生者相,气方实也,居吾之前而来为邪,故曰实邪。正邪,则本经自病者也。

五十一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五十二难曰:腑脏发病,根本等否?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腑病者,仿佛贲向,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五十五难曰: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五十六难曰:五脏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巳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巳日得之。

盛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伏而不动,如梁木然。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痞塞不通。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而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或息或贲。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积之要法也。

若豚之贲,不常定也。豚性躁,故名之。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然,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头、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邪气。

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色见青如草滋,黄如枳实,黑如炲,赤如衃血,白如枯骨者,皆死;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翎者,皆生。”《灵枢》云:“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又云:“赤色出于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颜色),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又云:“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黑、多赤、多青、皆见者,为寒热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又如验产妇,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沫出,母死子活,唇口俱青,子母俱死之类也。

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

四明陈氏曰:“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征,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征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沉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

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

《灵枢》云:“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悗音闷)。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袁氏曰:“问其所欲五味中偏嗜偏多食之物,则知脏气有偏胜偏绝之候也。”

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诊寸口,即第一难之义。王氏脉法赞曰:“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权,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常经,不失铢钱,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

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以外知之望闻,以内知之问切也。神,微妙也。圣,通明也。

上一篇:没有了 目录 下一篇:标本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中医 黄帝内经大全
《黄帝内经》
中医 本草纲目大全
《本草纲目》
中医 伤寒论大全
《伤寒论》
中医 神农本草经大全
《神农本草经》
中医 难经大全
《难经》
中医 千金方大全
《千金方》
中医 金匮要略大全
《金匮要略》
中医 奇经八脉考大全
《奇经八脉考》
中医 濒湖脉学大全
《濒湖脉学》
中医 药性歌括四百味大全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中医 针灸大成大全
《针灸大成》
中医 四圣心源大全
《四圣心源》
中医 洗冤集录大全
《洗冤集录》
中医 食疗本草大全
《食疗本草》
中医 饮膳正要大全
《饮膳正要》
中医 肘后备急方大全
《肘后备急方》
中医 扁鹊心书大全
《扁鹊心书》
中医 温病条辨大全
《温病条辨》
中医 医学源流论大全
《医学源流论》
中医 伤寒杂病论大全
《伤寒杂病论》
中医 遵生八笺大全
《遵生八笺》
中医 药性赋大全
《药性赋》
中医 景岳全书大全
《景岳全书》
中医 外经微言大全
《外经微言》
中医 血证论大全
《血证论》
中医 针经指南大全
《针经指南》
中医 敖氏伤寒金镜录大全
《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 保婴撮要大全
《保婴撮要》
中医 保幼新编大全
《保幼新编》
中医 包氏喉证家宝大全
《包氏喉证家宝》
中医 博济方大全
《博济方》
中医 濒湖炮炙法大全
《濒湖炮炙法》
中医 白喉全生集大全
《白喉全生集》
中医 白喉条辨大全
《白喉条辨》
中医 笔花医镜大全
《笔花医镜》
中医 辨症玉函大全
《辨症玉函》
中医 辨证录大全
《辨证录》
中医 丛桂草堂医草大全
《丛桂草堂医草》
中医 产宝大全
《产宝》
中医 产鉴大全
《产鉴》
中医 刺灸心法要诀大全
《刺灸心法要诀》
中医 察病指南大全
《察病指南》
中医 察舌辨症新法大全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 慈幼便览大全
《慈幼便览》
中医 慈幼新书大全
《慈幼新书》
中医 成方切用大全
《成方切用》
中医 曹仁伯医案论大全
《曹仁伯医案论》
中医 此事难知大全
《此事难知》
中医 程杏轩医案大全
《程杏轩医案》
中医 褚氏遗书大全
《褚氏遗书》
中医 长沙方歌括大全
《长沙方歌括》
中医 长沙药解大全
《长沙药解》
中医 陈氏幼科秘诀大全
《陈氏幼科秘诀》
中医 丁甘仁医案大全
《丁甘仁医案》
中医 丹医秘授古脉法大全
《丹医秘授古脉法》
中医 丹台玉案大全
《丹台玉案》
中医 丹溪心法大全
《丹溪心法》
中医 丹溪手镜大全
《丹溪手镜》
中医 丹溪治法心要大全
《丹溪治法心要》
中医 大小诸证方论大全
《大小诸证方论》
中医 痘疹心法要诀大全
《痘疹心法要诀》
中医 读医随笔大全
《读医随笔》
中医 跌打损伤回生集大全
《跌打损伤回生集》
中医 跌打损伤方大全
《跌打损伤方》
中医 跌损妙方大全
《跌损妙方》
中医 达生编大全
《达生编》
中医 儿科萃精大全
《儿科萃精》
中医 儿科要略大全
《儿科要略》
中医 儿科醒大全
《儿科醒》
中医 仿寓意草大全
《仿寓意草》
中医 傅青主女科大全
《傅青主女科》
中医 傅青主男科大全
《傅青主男科》
中医 妇人规大全
《妇人规》
中医 妇科心法要诀大全
《妇科心法要诀》
中医 妇科玉尺大全
《妇科玉尺》
Latest release
最新发布
1白前11-30
2白薇11-30
3徐长卿11-30
4鬼督邮11-30
5细辛11-30
6龙胆11-30
7贝母11-30
8苦参11-30
9升麻11-30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