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雾气还未散尽,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刘松老师的中医综合诊所门前。诊所的门楣上挂着一块古朴的匾额,上书"妙手回春"四个大字,墨迹遒劲有力。
推开诊所的门,浓郁的中药香气扑面而来。刘松老师正在给一位病人接诊,见我来了,微微颔首示意我坐下等候。诊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药材,墙上的经络图已经泛黄,却依然清晰可见。
接下来我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病例。
刘松老师总是一边诊治,一边耐心讲解。他教我如何运用元气开关术,如何在点揉时把握呼吸的节奏。"手法要像春风拂柳,力道要似细雨润物,"他示范着,"太重则伤,太轻则无效。"我常常在他身上练习,感受他肌肉的松紧变化,体会元气的流动。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患有严重肩周炎的中年妇女。她的肩膀僵硬得像块石头,连最简单的抬手动作都做不到。刘松老师让我先试着治疗,我按照所学的手法操作,却始终无法突破那层顽固的阻滞。刘松老师接过手,只见他的手指如同灵蛇般游走,时而轻柔如羽,时而沉稳如山。渐渐地,病人的肩膀开始放松,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实习的最后一天,刘松老师特意提早关了诊所,带着我去欣赏重庆的夜景。洪崖洞的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宛如天上的街市;大剧院的轮廓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像一颗璀璨的钻石。我们坐在江边的烤鱼店里,刘松老师一边给我夹菜,一边讲述着他年轻时的求学经历。那盘号称"微辣"的烤鱼让我满头大汗,却让我感受到了重庆人火辣的热情。
十天的实习,不仅让我对中医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让我领悟到了医者仁心的真谛。刘松老师常说:“治病不仅要治身,更要治心。"现在想来,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医患之间,也适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山城的灯火依旧璀璨,而我的心中,已经点亮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