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黄、桂枝、紫苏、葱白。
2 .辛凉解衰法: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
3 .轻宣肺气法: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黄、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
4 .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
5 . 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
6 .清气润澡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
7 .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获荃。
8 .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
9 .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
10 .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黄芪、白术、防风。
11 .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
12 .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 .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
14 .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
15. 却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
16 .清瘟败毒法:用于温毒证。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玄参、马勃。
17 .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
18 .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
19 .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黄、枳实、玄明粉。
20 .清化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黄连、青皮、槟榔。
21 .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黄芩、焦山栀、木通。
22 .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
23 .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 ,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
25 .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
26 .辛滑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篓。
27 .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
28 .引火归元法: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于。
29 .平肝理气法: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
30 .舒肝和络法:用于胁痛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
31 .疏气宽中法: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
32. 降气平逆法:用于气喘实证。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
33 .重镇降逆法: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药如赭石、磁石。
34 .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药如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
35 .行气祛瘀法:用于妇女痛经病,量少挟瘀。药如川芎、红花、益母草、香附、两头尖。
36 ,温经和营法:用于血分有寒,月经后期。药如当归、艾绒、肉桂。
37 .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吐衄,或月经先期。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藕节、黄芩。
38 .温通肝经法: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气胀坠。药如乌药、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
39 .活血镇痛法:用于瘀血停留,跌打损伤。药如红花、参三七、地鳖虫、落得打、乳香、没药。
40 .化癥消积法:用于症瘕积聚,肝脾肿大。药如三棱、蓬莪术、穿山甲。
41 .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药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象贝。
42 .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药如半夏、陈皮、茯苓。
43 .清化痰热法: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药如天竺黄、川贝、海蜇、荸荠。
44 .肃肺涤痰法:用于痰多咳喘,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
45 .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咳嗽症,药如桂枝、白术、半夏、五味子、干姜。
46 .开窍涤痰法:用于中风昏仆,痰涎涌塞。药如远志、菖蒲、竹沥、皂角炭。
47 .消磨痰核法:用于瘰疬症。药如昆布、海藻、山慈姑、僵蚕。
48 .芳化湿浊法:用于湿阻中焦。药如苍术、厚朴、陈皮。
49 .辛香健胃法:用于气阻湿滞,食欲不振。药如豆蔻、砂仁、佛手。
50 .渗利水湿法:用于停湿小便不利。药如泽泻、车前子、茯苓,黄疸小便短赤,用茵陈篙。
51 .通利淋浊法:用于淋浊症,小便不利刺痛。药如瞿麦、石苇、海金沙、萹蓄。
52 .攻逐水饮法: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胁。药如葶苈、大戟、甘遂、牵牛子、商陆。
53 .分消水肿法:用于全身浮肿,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谓开鬼门(指毛孔), 洁净府(指膀胱)。药如浮萍、防风、冬瓜皮、生姜皮、防己。
54.消导和中法:用于伤食症。药如神曲、山楂、莱菔子。
55 .驱除虫积法:用于虫积腹膨形瘦。药如使君子、雷丸、槟榔、五谷虫。
56 .养血滋肝法:用于血虚症。药如何首乌、当归身、白芍、潼沙苑、驴皮胶。
57 .滋补肾阴法:用于阴虚证。药如生地、山萸肉、女贞子。58 .柔肝潜阳法:用于肝阳上扰。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
59 .育阴定风法:用于阴虚引动内风。药如龟甲、牡砺、鳖甲、玳瑁。
60 .养心宁神法:用于怔忡、失眠。药如驴皮胶、枣仁、夜交藤、柏子仁。
61 .养阴退蒸法:用于阴虚潮热。药如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丹皮。
62 .清养肺阴法:用于肺热气阴不足。药如沙参、麦冬、玉竹。
63 .甘凉生津法:用于胃阴耗伤。药如石斛、天花粉、芦根。
64 .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中气下陷者,用升麻、柴胡。
65 .固摄精关法:用于遗精滑泄。药如金樱子、莲须、莲肉、煅龙骨。
66 .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泻不止。药如扁豆、诃子、赤石脂、御米壳。
67 .润肠通便法:用于大肠枯燥,便坚困难。药如麻仁、郁李仁、瓜篓仁。
68 .升清降浊法:用于清阳下陷,浊气中阻。药如葛根、山药、扁豆、陈皮。
69 .交通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失眠难寐。药如黄连、肉桂。
70 .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潮热颧红。药如生地、天冬、麦冬、百合。
71 .培土生金法:用于肺虚脾弱,清补两难。药如山药、芡实、扁豆、谷芽。
72 .扶土抑木法: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泻。药如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甘草。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01637276@qq.com,康源热线:1334395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