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胫束损伤是引起膝关节内侧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常被误诊为膝关节炎或风湿性关节炎,而往往疗效欠佳。笔者自1997年6月至2003年5月诊治的72例髂胫束损伤的病例中,运用特制圆利针,选用髂胫束的起点,中点和止点,采用“合谷三通刺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诊治的72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9岁至6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
1.2 诊断标准
1.2.1症状:患侧大腿外侧疼痛,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部分患者膝关节内侧痛),酸软无力,严重者因疼痛而行走跛行。膝关节局部无红肿及压痛点,并拢膝关节时下蹲困难,并伴有膝关节外侧或股外侧疼痛,身体负重时不能侧行。
1.2.2体征:患侧股骨大粗隆附近和股骨外上髁附近以及股骨中下段压痛 ,或可扪及条索状痉挛结节,大腿内收活动时加重,髂胫束紧张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针具:采用自行设计,江苏省泰兴市医疗用品厂生产的特制圆利针(针长75mm,直径0.7mm)。
2.2 针刺点:选取患侧股骨大粗隆阳性结节压痛点 (或髂前上脊阳性结节压痛点),和股骨中下段1/3处(既髂胫束处)阳性条索压痛点,以及股骨外上髁阳性结节压痛点,为针刺部位。
2.3 针刺方法:阳性针刺点选取后,常规消毒,沿条索结节方向平刺,进针2-2.5寸后将针退至皮下,分别向左右旁开30度角平刺,使针法上形成三个方向的“合谷三通刺法”。股骨大粗隆点和髂胫束点分别向下刺,股骨外上髁点向上刺。针刺后不留针,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出针后屈髋屈膝几下,被动内收患肢于最大部位后结束治疗。以上治疗隔天一次,7次为一疗程。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3.1.1 痊愈:患肢股外侧疼痛及膝关节内侧疼痛消失,并拢膝关节下蹲正常。
3.1.2好转:患肢股外侧疼痛及膝关节内侧疼痛基本消失,并拢膝关节下蹲时,有轻微紧绷感。
3.1.3无效:经7次治疗前后膝关节及股骨外侧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经7次治疗后,痊愈60例,占83%;好转8例占11%;无效4例,占6%。
4.典型病例:
刘××,女,46岁。右膝关节外侧疼痛半年,行走时加重,伴膝关节无力及右大腿外侧不适感,天气变化受凉时加重。曾以膝关节炎行针灸、理疗及中药治疗,疗效欠佳。检查:右膝关节外侧无红肿及压痛,膝关节屈伸可,右侧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外上髁以及髂胫束处压痛并可扪及挛缩条索壮结节,髂胫束紧张试验阳性,(患者仰卧,健侧在下,术者一手握患肢踝部,屈膝90度,另一手固定骨盆,然后外展患侧大腿,同时伸直大腿,使之与躯干处于同一直线,即水平位,正常时迅速除去支持,因阔筋膜张肌的收缩,肢体不下落或稍上举。如髂胫束挛缩,则肢体被动地维持于外展位,并可在髂嵴与大粗隆间摸到挛缩的髂胫束,即为阳性),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化验结果正常,右膝关节x线片未见异常,诊断为髂胫束损伤,用以上圆利针三点三通法治疗5次后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
5. 讨论
髂胫束位于大腿的外侧 ,为阔筋膜的加厚部分,是起于髂前上棘的阔筋膜张肌向下移行而成,止于胫骨外上髁,是人体最长最宽的筋膜条带。因长期反复屈膝、直接暴力挫伤,引起髂筋束部肿痛,局部代谢产物滞留而产生疼痛。另外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起点处还有缝匠肌起于此,并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因而其起点的损伤挛缩,累及缝匠肌而引起膝关节内侧痛。当天气变化气温较低时,血液循环减慢,进一步使代谢产物滞留而加重病情。中医认为本病属痹症范畴,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加之劳损致使气滞血瘀,集聚成痹,少阳经脉失之温和,拘急成索,不通而痛。进针部位为少阳胆经走行部位,针刺可疏通少阳经经气,使膝关节外侧痛及髂胫束处挛缩得解;《内经》有云“肝有疾,其气藏于两髀”。膝关节内侧为肝经走行之部位,所以在两髀针刺,可以疏通肝经气血,使膝关节内侧痛得解。另外,圆利针是根据古代九针之圆利针改良而成,保持古九针中圆利针粗大的特点,为古九针治“暴痹”之特有针具。当针刺入挛缩变性的肌肉或肌腱时,对局部形成一个张力性挤压。中医认为“压之令气散”,解除了局部的气滞状态,使挛缩的筋膜或肌肉得以平复。刺法上分别向三个方向针刺,形成“合谷刺”针法,应合脾气,脾主肌肉,使拘急的肌肉迅速得以调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肌张力过高的部位针刺,可缓冲其紧张度,有利于止痛;可使循环系统血管扩张体表和肌肉的温度升高,血液供氧量和环流量也增加。由于血液循环的改善,组织内致痛物质可随着血流的加快而清除,这些结果表明阳气被针刺激发,阴寒之气因针刺而抑制,这样促使脉道畅通,血气乃行,从而使挛缩的髂胫束得到平复,膝关节内外侧痛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