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分支,辨证是其治疗的基础;同时,针灸学又是受现代医学渗透很强的一门学科,辨病亦是其有效治疗的前提,两者都十分重要,不可缺一。急症针灸,辨证与辨病的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就显得更为必要。 发病之初,病势凶猛,常牵涉全身,为争取时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必须迅速把握疾病的整体特征及抓住关键性症候,此时最宜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细审病机,辨明证型,权衡缓急,分型治疗。 病情稍缓,主症略减,在条件和病人情况许可下,特别是辨证不太满意者,应即行现代医学各项检查,尽快确定病种,迅速确诊,调整治法,使之针对性更强。治疗过程中,因急症瞬息多变,又须依据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症候表现,灵活地进行辨证,治疗方能有效。因此,辨证辨病,既各有特点,适应急症救治不同方面不同阶段的需要,又紧密配合,不可分割。一般地说,辨证有助于迅速地从整体上认清疾病主要特征,在阶段上掌握其变化规律;辨病则可从本质上深入了解病症,把握其内在矛盾运动。辨证与辨病,如能灵活运用有机结合,就能从外到内,自始至终获得对急症的正确诊断。急症辨证具体要求:①四诊,特别是脉诊,就重而不能就轻;②辨证分型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一成不变。急症辨病具体要求:③尽量收集病史并迅速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同时,在不影响救治的条件下作系统而详细的体格检查;④尽可能应用先进的仪器和手段进行检查。不论辨证辨病,都应本着诊治并重,急救为先的一般原则,即一边诊断一边救治,不得因诊断而贻误抢救时机。 急症并非都能采用针灸治疗。为对病员高度负责,在辨证辨病的同时,必须快速判断出该急症是否适于针灸治疗。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①可以单纯采用针灸治疗;②针灸治疗为主,尚须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③以中医或西医疗法为主,针灸治疗为辅;④不适于针灸治疗。如遇到后两种情况,一般应即转科,或者暂时用针灸处理后转科。鉴于急症多变,有的开始时适于针灸治疗,后来病情转化不适宜了,亦应及时转科。当然,上述四种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增加,认识深化,后两种也可向前两种转化。
其次,定为针灸适应症之后,尚须进一步选择适于此症的刺灸之法。因为刺、灸之法(包括各种变革之法),用于急症,各有所长。此点在《灵枢?官能》中早就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也就是说,针、灸所针对的病症其作用有所区别,现代大量实践证明,就是同一病症,各种刺灸之法的疗效亦不一致。为了便于读者选择刺灸法,本书在每一病症的治疗部份分列各种疗法,并附有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急症病情变化较快,加之目前针灸取穴配方及操作规程多未定型化、系统化。所以急症针灸治疗必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趋势,随时改进措施。主要应注意下列几点:1、严密观察诊断是否有误,是否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经特殊检查有重要发现,一旦出现,即应迅速更改原来的治疗措施或补充新的方法。2、观察针灸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不宜频繁地改换方法。如果无明显效果或反趋恶化,则须立即重新审定治疗原则、改进治疗措施,包括:①重新配方选穴,选择适宜的刺激方法;②增加中医或西医疗法,或者改用中西医疗法(含手术疗法)。
3、观察针灸治疗的全部过程,详作记录,这可为揭示治疗规律,提高救治效果,探索治疗机理提供线索或依据。
4、不少急症易于复发,当主要症状控制后,尚须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是否有反复。当复发时,再用针灸治疗有可能重新取效,也可能疗效较差,需要改变或改进治法。急症治疗,症急势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医务人员应全力以赴,并须做到下列几条:
1、抓紧时机,严重患者要边诊断边抢救。要求头脑冷静,全面考虑,抓住重点。对神志不清的患者更须向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及迅速进行全面检查。
2、处理动作要轻捷,避免加重病人痛苦;态度和霭可亲,鼓励病人增强信心。3、辨证辨病尽量准确,配穴处方要少而精。在这方面,明代杨继洲为我们树立了表率。其治急症,少则一穴,多亦不过四穴,大都只取二、三穴即获效。其次,要求针灸操作技术娴熟: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训,手法恰当,据病情变化,灵活运用。4、急症本属危急,所以,避免针刺意外殊属重要,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急症针灸应该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包括严格的消毒,恰当的针刺深度,在一些易招致意外的部位,更应特别小心。为防止晕针,在条件和症情许可下,尽量让病人采取卧位。5、危重病人,生命所系。宜坚持守候,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凡需配合支持疗法或各种中、西医药物治疗者,则应会同有关医务人员通力合作,共同诊治。在治疗过程中,如针灸疗效不显,或病情渐趋恶化,应当机立断,尽速转科治疗,以免延误救治时机。中医内科急症,是指各类外感性或传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邪毒所引起的危重病症,其特点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治疗不及时,更会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中医在诊治时,要及时、准确、果断,更要突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祛邪扶正等治疗法则。用药要胆大心细,当机立断,并讲究采用急症中药制剂,如散剂,口服液等,服用方便,疗效迅速。中医在治疗急症方面,可分为内科急症与外科急症。内科急 症的主要治疗如:吐法、下法、和法、解表法、开窍法、固脱法、理气法、止血法等。外科急症则用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治疗。中医对常见内科急症的临床治验,现例举急症中“虚脱”证:面色苍白,出汗肢冷,甚至昏迷等,均属于危急重症,由严重吐泻,出汗或大量出血,外伤剧痛引起。现代医学中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均可出现“虚脱”。中医的“虚脱”证,在辨证施治上主要分为“亡阴”与“亡阳”二类:亡阴之主证:神志昏迷,汗出,身热,唇干舌红,脉虚细数。治法以救阴敛阳,方药用生脉散加味。亡阳之主证:面色苍白,神志昏迷,眼闭口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治法以回阳救逆,方药用参附汤或四逆加人参汤加味。紧急处理:让病人平卧,保持安静,保暖。如有呼吸衰竭或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针灸疗法:针灸:人中、内关或涌泉等穴强刺激,间歇捻转十五分钟或加灸气海、脐中、关元等穴,直至脱证复原。
[穴名释义] “腹安”,顾名思义,为腹部平安之意,为治疗腹部疾病之要穴。[ 功 效 ] 对多种疾患导致的腹内不适有效,特别对各种胃肠系疾病之急慢性疼痛、晕车晕船之恶心呕吐、妇科之经痛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定 位 ] 患者垂臂,腋前纹头直上1寸内开1寸处,左右侧同。[ 手 法 ] 患者仰卧或半坐卧,医者以双手拇指指端置于患者双侧腹安穴上同时向脊柱(内后方向)按压,一压一放或持续按压,以患者有局部酸麻重胀感或腹内温热舒适感为佳。自我操作时可以单手按压对侧腹安穴,左右交替,手法同上。1、胃肠系疾患病人,在急性发作时以较强力度按压,可缓急止痛,配合按压足三里、摩腹等效果更明显,对某些慢性病导致的腹部隐痛、纳差、便秘、便溏等也有较好疗效。2、素有晕车晕船者,可在乘车船之前按压两分钟,或开始有恶心感时持续按压,配合内关、合谷穴功效更佳。3、对某些妇科疾患,在疼痛发作时按压之,往往可在短时间内止痛,配合点按三阴交、脐中等更佳。5、对有胸腹部不适史之患者,可起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之作用,只要坚持自我按摩,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治法;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配穴;巅顶部加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前头部加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侧头部加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后头部加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配穴;肾虚头痛加肾俞、太溪、悬钟;血虚头痛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足三里。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其它穴位均用补法。
1、中风;先兆多因气血上逆而病,症见眩晕,心悸,肢体麻木,手足乏力,舌强等症。2、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或脏腑功能渐见恢复,而经络气血仍然阻滞。症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角斜,脉弦滑等。3、中脏腑;病变深中脏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并见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斜等症。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分为闭证和脱证。①闭证:多因气火冲逆,血苑于上,肝风煽张,痰浊壅盛。症见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②脱证:由于真气衰微,元阳暴脱。症见目合口张,手撒尿遗,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细弱等。如见汗出如油,两颧淡红,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危候。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风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治痛法宝,疼痛病万能治疗公式
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06027257234&pro_cl=link&ch_r=shareR3&userSourceId=3051211e8533b&shareSourceId=bjatrj16d1e2c6cd7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o角,使针尖刺入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配穴;闭证加十二井、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丰隆、劳宫。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直至四肢转温为主。主证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脉迟,寒邪客胃;兼见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干而渴,喜寒恶热,大便燥结,苔黄,脉数,为热邪内蕴;兼见头目眩晕,胸满痞胀,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腻,脉滑,痰饮内阻;兼见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为肝气犯胃。主证病程较长,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作,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苔薄,脉弱无力,为脾胃虚寒。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配穴;热吐:合谷、金津、玉液;寒吐:上脘、胃俞;痰饮:膻中、丰隆;食滞:梁门、天枢;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脾俞、章门。操作;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和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可加灸法。配穴按虚证补实证泻法操作。【辨证】
主证经期或行经闪后下腹部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兼见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拒按等为实证。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象沉涩,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为气滞;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可缓解,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兼见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属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无力,头晕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为气血压计足;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目糊,舌红苔少,脉细为肝肾不足。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寒甚者可灸。配穴;寒凝:地机、归来;气滞:太冲;腹胀:天枢;胁痛:阳陵泉;胸闷:内关。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配穴;气血虚: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绝骨。【辨证】
主症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兼见皮色发红,多为皮肉受伤,青色多为筋伤,紫色多为瘀血留滞;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血阻滞;若陈伤每遇天气而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此外,可根据扭伤部位辨清辨属于何经。如急性腰扭伤、脊柱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主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肘部:曲池、小海、天井、阿是穴。腕部:阳池、阳溪、阳谷、阿是穴。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髋部:环跳、秩边、承扶、阿是穴。膝部:梁丘、膝眼、膝阳关、阿是穴。踝部:解溪、昆仑、丘墟、阿是穴。配穴;根据受伤部位经络所在,配合循经远道取穴。如腰部正中受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等。余此类推。主症牙齿疼痛。 兼见牙痛阵发性加重,龈肿,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减,受热则痛重,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为风火牙痛;兼见牙痛剧烈,齿龈红肿,或出脓血,甚则痛连腮颊,咀嚼困难,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数,为胃火牙痛;兼见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龈微红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午后加重,腰脊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虚牙痛。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配穴;风火:外关、风池;胃火:内庭、二间;阴虚:太溪、行间。操作;主穴用泻法。配穴中太溪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辨证】
主症自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泛泛欲吐,继则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等症者不虚证;兼见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呼吸急促牙关紧闭等症者,为实证。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虚证补,实证泻;虚证可。配穴;虚证:气海、关元、百会,俱灸;实证:太冲、合谷。主症以面色苍白或紫绀,神志淡漠,反映迟钝或昏迷,或烦燥不安,尿量减少,张口自汗,肢冷肤凉,血压下降,脉微细或芤大无力。兼见呼吸微弱,唇发紫,舌质胖,脉细无力,为亡阳;口渴,烦燥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数无力,为亡阴;若病情恶化可导致阴阳俱脱之危侯。治法;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用补法,并灸。配穴;神志昏迷;中冲、涌泉;肢冷脉微:百会、神阙、关元。操作;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中冲、涌泉用点刺法,余穴用灸法。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取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黄疸:至阳;发热:曲池、大椎。操作毫针泻法。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足太阴经及相应的背俞穴为主。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配穴;神昏;人中、十内关;风热:鱼际、外关;肺热:尺泽;气分热盛:内庭;热入营血;内关、血海;抽搐;太冲。操作;毫针泻法。十二井、十宣点刺出血;大椎刺络拔罐。【治疗】
治法;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配穴;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站内视频 点击播放
痛经系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则昏厥的一种病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记载。所以,宋.《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行腹痛。针灸治疗痛经,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女子胞中痛,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在明清的针灸典籍中有较多载述。本证的现代病名与此相同。本证分虚实二类,急症多见于实证。现代病名与此相同。
【病因病机】 本证实症,多因六淫侵袭、摄生不慎,经期受寒饮冷,以致寒湿客于胞宫;或因七情伤损,肝气郁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一) 寒邪凝滞: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经色紫暗有块,肢冷畏寒,苔薄白,脉沉紧。(二) 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或紫暗有块,脉弦或沉实有力。
【治疗】 3、方义;阴交为冲、任二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经脉,通则不痛;水道为足阳明经穴,可温胞宫而散寒邪,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祛内寒、调血室、疏下焦。4、治法;上述三穴均于得气后施温补法,留针至疼痛减轻。阴交穴,可于针后加隔姜灸。每日1~2次。《针灸大全》:“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照海、阴交、内庭、合谷。”(二) 气滞血瘀
1、治则;活血化瘀
2、处方;关元、中极、地机、内庭。
3、方义;关元、中极均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地机为脾经郄穴,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气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则痛自消。4、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号毫针剌,进针得气后,施泻法,剌激须强。疼痛剧烈者留针时间宜长。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501637276@qq.com,康源热线:1334395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