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脾健则运”是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产生脾失健运的因素很多,其临床证候的表现虽有不同,而脾失运化的病机转归则是一致的。
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为“脾常不足”,所以易患脾胃疾病。在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脾伤正。因此,必须掌握病情的实质,时时以维护脾气为主,方不致偾事。运脾一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
运脾法,并非独立的一种治法,而是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运者,有行、转、旋、动之义,皆动而不息之意。运与化,是脾的功能。运者运其精微,化者化其水谷。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这是运脾法的基本概念。
“运脾”一名,见于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其补脾与运脾的区别,在于白术的性能是守而不走;苍术的性能是走而不守。故白术善补,苍术善行。
脾胃疾病,在儿科中占重要发病地位。由于脾运失健而产生的脾胃病变,临床上更为多见。因此,对“运脾”法的探索研究,无论从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其现实意义。
脾失健运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脾的生理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分化水湿。其精华之气,经脾气之升发,散津于五脏,敷布于六腑。清者属阴,性精专,故化生血脉,而周行于经隧之中,是为营气;浊者属阳,性剽悍滑利,故不循经络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肉之间,是为卫气。所以有“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说。此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小儿脾气未充,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量又高。加之喂养方法不当,饮食的过量与不足,或突然改变饮食品种,盲目增加过高的营养物质,超越正常的脾胃耐受能力;或先天禀赋不足,环境气候的变迁等等,皆能影响和导致脾失运化,而发生种种的脾胃病变。
常见脾失运化的小儿病证很多,这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有关,最突出者为“疳症”与“厌食症”(皆有慢性营养障碍的表现)。
我们曾对584例的疳症,93例厌食症,进行了病因分析,由于喂养不当的占总病例57.2%。这些患儿在婴幼儿时期,部分为缺乏母乳或断乳后食物量的不足和质的不适宜。但绝大部分则发生于缺乏卫生常识,而又经济情况良好,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
他们盲目性的增添过高过多的所谓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加重了脾运的负担,导致脾胃之气受损,从而逐渐产生厌食、挑食、拒食,甚至酿为疳症者。因病后失于调摄,或在疾病过程中呕吐、腹泻伤损脾胃后,未能及时调理者,占32.1%。而原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而发生者,则占10.7%。这些病例,虽然致病因素各有不同,但导致“脾失运化”的病理机制是一致的。
脾胃属于整体的一个部分,它与全身的器官和其它脏腑是互有关联,互有影响的。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故善于调理脾胃者,可杜渐防微。在长期脾失运化的情况下,引起其它脏器的病变和一系列的代谢变化是常见的。例如疳症患儿中,可脾病及肝,肝开窍于目,赖精气之上注,若肝阴不足,则目失所养而产生“雀盲”“干眼症”“角膜软化”等眼疳症。
脾病及肾,肾主骨,若肾精不足,骨失濡润,则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出现“鸡胸”、肋骨外翻等畸形骨骼。齿为骨之余,骨萎则齿迟不出,此儿科医生所熟悉而常见者。
由此可见,脾的正常运化,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机体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小儿脾胃病必须重视脾的运化功能,而运脾法的使用,尤为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
我们在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本着“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使用以运脾法为主,治疗观察疳症和厌食症共677例,其中疳症584例,厌食症93例。有效率分别为93.5%和92%。可以初步说明,运脾法对恢复脾的运化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具有运脾作用的方药很多,运脾不能舍弃醒胃,以往常喜用香砂枳术丸、资生健脾丸类药物,由于服用不便,灵活性欠强。后来改用散剂,遵古不泥古,方以苍术、山楂、六曲等,制成散剂或合剂,大便有残渣者加鸡内金粉,便稀次多脾虚者加山药粉,腹胀者加陈皮粉,伤及脾阳者加炮姜。
服用方法:除大便溏稀外,均用蜂蜜少量调匀后,温开水冲服。剂量:1周岁以内为每次1克,一日三次;2~7岁为每次1.5克~2克。
在运脾药中,我们首选苍术。该药性味微苦,芳香悦胃,功能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正合脾之习性。山楂消积开胃,六曲为经发酵加工的制成品,消运兼备,与苍术配伍,助运作用较强。
苍术,历来认为辛味刚燥,久用有劫阴之弊。然脾为柔脏,惟刚药可以宣阳泄浊。而脾运失健的患儿,均无伤津之明征。我们在临床上所观察的病例,疗程在1个月以上,并未发现有伤阴耗液的流弊。
在疳症中有并病合病者,均采取辨证论治和综合疗法,先标后本。对厌食患儿中,由于过去片面强调高营养的补给,又曾长期使用任何开胃药物均无作用。这些患儿,特别对甜食最不欢迎,而对咸菜、咸蛋、乳腐等颇感喜爱。
我们遵循“胃以喜为补”的方法,即先从患儿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暂不考虑其营养的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需要补给,从而使某些顽固性厌食的患儿,增进了食欲。
此外,疳症和厌食症,同样有脾失健运的证候。对如何作出临床的鉴别诊断问题,有人认为“厌食是疳症之因,疳症乃厌食之果,两者是没有区分的”。
我们的意见是:初、中期的疳症,除营养状况欠佳外,主要具有面黄肌瘦,大便不调,脾气急躁或精神萎靡,甚则肚腹膨胀,揉鼻捋眉、啮衣咬甲以及饮食反常,小便泔白等症状。而长期厌食的患儿,虽同样具有消瘦、体重不增外,但无一系列疳症的临床病态表现。在治疗方法上,只要符合脾运失健的病机和证候,均属运脾法的指征。其有效指标,疳症除临床症状消失外,均以食欲改善、体重增加为依据。
为了使诊断、疗效的客观化,疳症除有典型症状外(不是全部症状),要求体重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均值低于15~25%以上者。按我院分类法标准,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类。其中疳气、疳积占本组总病例的85%。厌食症均有长期厌食的历史,其中84%的病期在一年以上,16%的病期为一年以内。
疗效判定,两组病例均以体重增加为标准,疳症中71%的病例,通过一个疗程后,平均增加体重为1.29斤;其中22.5%的病例,经过两个疗程后,平均增加体重为3.08斤;6.5%的病例体重无明显变化。总的有效率为93.5%。
厌食症均以一个月为疗程,其中31%的病例比原来每日增加食量2两;54%患儿比原来每日增加1~2两,15%患儿食量的增加不明显。体重的增加,则比疳症尤为明显。体重增加分别为:3~3.5斤;2.5~2.9斤;2~2.4斤;1.5~1.9斤。未见明显上升者的为8%,总有效率92%。
可见,维护脾的正常运化功能,旨在运脾。运脾法为补而不滞,消不伤正,补中有消,消中有补,消补兼施的“王道”治法,较符合小儿“脏腑柔弱”,而又“脏气清灵”且“脾常不足”的特点。
应该指出,“脾健不在补而贵在运”,是通过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并非治疗一切脾胃病的总则。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1983年第1期。作者/江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