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的性状特征及药理与应用
2013-10-22阅读:9399 学员编辑 收藏
性状特征
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0~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微,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
药理与应用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增加,产生泻下作用。提取物能扩张末梢血管,兴奋妊娠离体子宫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水浸物、浓煎剂、醇提物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抑制作用,但水浸物作用较浓煎剂明显。
1.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本品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性亦峻猛。治水肿,臌胀,正气未衰者,用大戟与大枣同煮,食枣,或与甘遂、芫花同用,增强泻下逐水作用;治痰湿水饮停于胸膈而致胁肋隐痛、痰唾粘稠者,可与甘遂、白芥子同用,以收祛痰逐饮之功。
2.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大戟能消肿散结。内服外用均可。治热毒痈肿疮毒,可鲜用捣烂外敷;治颈项间痈疽,配当归、白术、生半夏为丸服;治痰火凝聚的瘰疬痰核,可用大戟与鸡蛋同煮,食鸡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