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母的生药材鉴定及药理作用
2013-10-22阅读:9294 学员编辑 收藏
药理作用
以马氏珍珠贝的珍珠层粉末给家兔后,血中钙离子浓度,与给碳酸钙后几无差别。其30%硫酸水解产物,含有:白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对兔的耳壳血管及血压无作用,但能增大离体蟾蜍心跳振幅,降低离体兔肠张力,对兔有短暂的利尿作用。
珍珠层4N盐酸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离体豚鼠小肠的收缩作用。其乙醚提取液能抑制组织胺对肠管的收缩,防止组织胺引起豚鼠的休克及死亡;对马血清致敏的豚鼠过敏性休克虽不能防止,但对脏器过敏,如对豚鼠离体肠管、子宫的收缩,则有抑制的倾向。珍珠贝壳粉对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珍珠层30%硫酸水解产物,可使蟾蜍离体心脏跳动幅度加大,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降低,对兔并有短暂的利尿作用。酸水解物的乙醚提取液(除去钙),有对抗组胺引起的肠管收缩作用,并能保护豚鼠因组胺引起的休克,此外尚有升压作用。
马氏珍珠贝珍珠层、珍珠水解液,全脏器(含肉)、精卵液提取液中的牛磺酸,0.5ml/只腹腔注射,用剪尾法测定出血,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且较催产素缩短51.4%;0.75ml/kg静注,明显增强兔在体子宫的收缩作用,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比脑垂体后叶素持续时间长;94.1ml/kg腹腔注射,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
性状鉴别(1)三角帆蚌,完整的贝壳,略呈不等边四角形。壳面生长轮呈同心环状排列。后背缘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状后翼。壳内面外套痕明显:前闭壳肌痕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略呈三角形。左、右壳均具2枚拟主齿,左壳具2枚长条形侧齿,右壳具1枚长条形侧齿;具光泽。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2)褐纹冠蚌,完整的贝壳呈不等边三角形,后背缘向上伸展成大形的冠。壳内面外套痕略明显;前闭壳肌痕大,呈楔形,后闭壳肌痕呈不规则卵圆形,在后侧齿下方有与壳面相应的纵肋和凹沟。左、右壳均具1枚短而略粗的后侧齿及1枚细弱的前侧齿,均无拟主齿。
(3)合浦珠母贝,完整的贝壳呈斜四方形,后耳大,前耳小,背缘平直,腹缘圆,生长线极细密,成片状。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具一突起的长形主齿。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白色。
①珍珠层较大碎块灰白色、灰黄色或淡黄棕色,小碎块近无色。表面多不平整,呈明显的颗粒性,有的块片呈片层结构而较松散,易断裂,边缘具不规则锯齿状,小碎片几为单片。
②棱柱层碎块少见,淡黄或灰黄色,断面呈棱柱状,断端大多平截,有的一端渐尖,有明显的横向条纹,少数条纹不明显;顶面观偶见,呈多角形或类方形。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