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叶的应用及古籍摘要
2013-10-22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应用】
1.肺热咳嗽,气逆喘急。本品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具有清降肺气之功。可单用制膏服用,或与黄芩、桑白皮、栀子等同用,如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治燥热咳喘,咯痰不爽,口干舌红者,宜与宣燥润肺之品桑叶、麦冬、阿胶等同,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2.胃热呕吐,哕逆。本品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吐、呃逆,常配陈皮、竹茹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古籍摘要】1.《名医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2.《本草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
3.《重庆堂随笔》:“凡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疠、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气治嗽、啘,则伟绩未彰,故发明之。”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