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丸
2013-10-24阅读:9532 学员编辑 收藏
【处方】 知母 40g 黄柏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 (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方解】·知 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黄 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山茱萸一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瘦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牡丹皮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赃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山 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茯 苓--利水渗温,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泽 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症。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鉴别】(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
(2) 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或大蜜丸9g,切碎。加乙醚15ml,振摇15分钟,放置1 小时,滤过,滤液挥去乙醚,残渣加丙酮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 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条斑。
(3) 取本品2g,切碎,加甲醇5ml ,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补加甲醇使成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含量测定】 取本品水蜜丸或小蜜丸,切碎,取水蜜丸6g或小蜜丸12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12g,精密称定。加水30ml,放置使溶散,滤过,药渣用水30ml洗涤,在室温干燥至呈松软的粉末状,在100℃烘干,连同滤纸一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浸泡约2分钟),倾去石油醚,残渣加适量无水乙醇-氯仿(3:2)的混合液,微热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液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冰醋酸(20:5: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5~7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20nm,λ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本品含山茱萸以熊果酸(C30H48O3)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15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09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81mg。
【功能与主治】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注意事项】1.孕妇慎服。
2.虚寒性病证患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怕冷,手足凉,喜热饮。
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4.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用开水或淡盐水送服。
5.服药一周症状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组成:熟地黄(24克) 山萸肉(12克) 干山药(12克) 泽泻(9克) 牡丹皮(9克) 茯苓(去皮,9克) 知母(盐炒,6克) 黄柏(盐炒,6克)
简介:【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6克),温开水送下。
【禁忌】斟酌。
类别:补益类出处:《医方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