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功效
2013-10-25阅读:9518 学员编辑 收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
外消痈肿。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
(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
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
(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
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
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
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
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
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
《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
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钨;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默。
【宜忌】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
恶皂荚。
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
反乌头。
②《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
柴胡为之使。
③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
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④《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