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的作用
2013-10-25阅读:9483 学员编辑 收藏
动植物形态 1.多年生直立半灌木,高0.5-1cm。根茎横生或斜生,空如鹅管状,系极发达,根多而细,呈须状,黄白色或略带红棕。茎圆柱形,表面灰绿色,有细棱。叶对生,具短柄;叶片纸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cm,宽0.3-1.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中脉在叶背明显,侧脉约6对。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有3-8朵,小苞片多数;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腺体不多;花冠辐状,5深裂,裂片线形,紫红色,内面具长柔毛;副花冠裂征盾状,肥厚,较花药为短;雄蕊5,与雌蕊合生成蕊柱,花药2室每室具一淡黄色下垂的花粉块;柱头微突,包在花药的薄膜内。蓇葖果单生,窄长披针形,长达9cm。种子披针形,黄棕色。先端具白色丝状绢毛。花期5-8月,果期9-10月。
2.芫花叶白前 本种与柳叶白前的区别点为:茎具2列柔毛。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略钝,状如芫花叶,长3-5cm,宽1-1.5cm,近于无柄。花较大,花冠黄白色。
资源分布 1.柳叶白前分布于江苏、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2.芫花叶白前分布与柳叶白前相同。
生态环境 1.柳叶白前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处,以至半浸于水中。 2.芫花叶白前生长环境及分布与柳叶白前同。两者常群生一起。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物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忌干燥,适宜土层深厚肥沃的腐殖土壤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分根繁殖。种子繁殖:春季2月、3月播种育苗,4月底或5月初苗高15cm左右即可移栽。分根繁殖:宜在春季3月、4月进行,每株根茎应带有芽1-2个,穴栽,每穴1株,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 生长期应注意除草、浇水。苗高30cm左右,追肥1次。
采收和储藏 栽后第2年秋后挖取全株,将根及根茎采下,洗净,晒干或烘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柳叶白前根茎圆柱形,有分枝,长4-14cm,直径2-4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具细纵皱纹,节明显,节间长1.5-4cm,顶端有数个残茎;质脆易断,断面中空或有膜质髓。根纤细而弯曲,簇生于节处,长工3-10cm,直径不及1mm,多次分枝成毛须状,常盘结成团;质脆,断面白色。气微味苦。
(2)芫花叶白前 根茎较短小;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节间长1-2cm;质较硬,折断面空腔较小。须根稍粗长,长5-15cm,直径约1mm,分枝较小;质脆,易折断。以根茎粗壮、须根长者为佳。
显微鉴别 (1)柳叶白前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侧壁增厚。下皮为1列较小的细胞。皮层有乳波士顿管。有时可见中柱鞘纤维继续排列成环,前有单个或成群的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均木化。髓多成空腔。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外侧壁增厚。皮层出不穷薄壁细胞含淀粉或草酸钙簇晶。内皮层氏明显。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韧皮部狭窄,木质部二原型。
(2)芫花叶白前 根茎皮层没有乳汁管,其余与柳叶白前相似。
临床报道:1. 治疗咯血旋覆花9g, 代赭石 30g, 降香4.5g, 半夏9g, 丹参30g, 生蒲黄15g, 茜草根30g, 水煎服。治疗13例, 显效8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11):44】2. 治疗癔症旋覆花、党参、法半夏、炙甘草、栀子仁各10g, 代赭石、大枣各30g, 生姜3片, 酸枣仁10g为基本方, 随证加味。治疗45例, 治愈34例, 有效8例, 无效3例。一般服药10~20剂后, 症状消失, 睡眠食欲正常。【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4):18】3. 治疗小儿肺炎青黛3~4g, 白果、桑白皮、车前子、寒水石各9g, 苏子3~6g, 白前、天竺黄各6~9g。肺炎早期或中期出现身热无汗, 加炙麻黄2~3g;高热不退, 加生石膏9~15g;咳重, 加款冬花4~6g;喘重, 加炙麻黄3g, 喘剧再加莱菔子6g、全瓜蒌6~9g;口渴、尿少, 加芦根9g。治疗62例, 结果:痊愈26例, 好转33例, 无效3例。【新中医1990;22(11):28】方剂选用:1. 治疗久嗽兼唾血:白前三两, 桑白皮、桔梗各二两, 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 以水二大升, 煮取半大升, 空腹顿服。若重者, 十数剂。忌猪肉、海藻、菘菜。(《近效方》)
2. 治疗跌打胁痛:白前五钱, 香附三钱, 青皮一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配伍效用:白前配伍百部 白前泄肺降气、下痰止嗽, 为肺家咳嗽要药, 善治肺气壅实有痰;百部润肺化痰止咳。二者伍用, 润降相合, 其化痰止咳之功效更著, 用於治疗外感咳嗽日久不已、胸闷气喘、痰多不爽以及肺痨咳嗽等。
白前配伍前胡 白前泄肺降气、下痰止嗽, 功擅降气;前胡宣散风热、下气消痰, 长於宣散。二药相伍为用, 可调整肺之宣发肃降功能, 共奏清热宣肺、降气消痰之功效, 用於治疗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之咳嗽初起、肺气上逆、咯痰不爽、胸膈满闷等症。
白前配伍桑白皮、地骨皮 白前祛痰止咳降气;桑白皮清肺消痰平喘;地骨皮清泻肺热而平喘。三者合用, 有清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用於治疗咳喘痰黄属肺热者。
白前配伍紫菀、半夏 白前化痰止咳降气;紫菀止咳化痰平喘;半夏燥湿化痰。三者合用, 有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 用於治疗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者。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