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子的功效
2013-10-25阅读:9987 学员编辑 收藏
天葵子radixsemiaquilegiae
(英)muskroot-like-likesemiaquilegiaroot别名紫背天葵、夏无踪。
来源为毛茛科物天葵semiaquilegiaadoxioieds(dc·)makino的块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40cm。茎纤细,疏生短柔毛。基生叶有长柄,为三出复叶,小叶广楔形,3深裂,裂片疏生粗齿,下面带紫色;茎生叶较小,夏末茎叶枯萎。花小,单生于叶腋或茎顶,白色微带淡红,萼片5,花瓣状;花瓣5,匙形,基部囊状;雄蕊8~14;心皮3~5。骨突果2~4。种子黑色。花期3~4月,立夏前果实成熟。
生于丘陵或低山林下、草丛、沟边等阴湿处。主产湖南、湖北、江苏。
采制3~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块根短柱形或纺锤形,稍弯曲,下部常有分枝,长1~3cm,直径0.5~lc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有不规则纵槽纹及横皱纹;根头部常残留隆起的茎、叶痕。质较硬脆,断面皮部白色,木部黄白色。味微甜。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素、酚性成分及氨基酸等。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毒蛇咬伤。
功效主治 1.清热利湿天葵子味甘苦、性寒、甘苦降泻。性寒清热。具有清热利湿之效。可用于水肿,淋浊,带下等证。
2.解毒消肿天葵子味甘苦、性寒,具有解毒消肿之功。如《百草镜》日:“清热,治痛消肿毒,疗疮,疬瘴,跌扑,疯犬伤,痔疮,劳伤。”
3.止咳平喘 天葵子性味苦寒、具有止咳平喘之效。适用因外感邪热。熏蒸肺金,与肺中郁热互结,肺气上逆,以致咳嗽气喘。因天葵子长于清热泻火。兼以止咳平喘,故用于热喘尤为适宜。
4.散结通乳天葵子味苦辛性寒,辛开苦降,性寒清热,具有散结通乳之功。适用于血热内蕴或因乳头不通,外邪火毒所致乳痛,或乳汁不通等。如《滇南本草》曰:“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乳痛,乳岩坚硬如石。服之或散或溃。”
5.清热熄风天葵子具有清热熄风之效。如《贵阳民间药草》日:“治癫痫。’’适用于肝胆火旺,痰火蒙窍所致的癫痫之证。本证多因火惊卒恐,郁怒伤肝,或嗜酒肥甘,痰热内生,惊恐则气下,气乱,郁怒则肝失条达,气郁化火。火烁津液成痰,若遇气怒。痰随火升,上扰于胸,心神被蒙,发为突然昏倒;痰热上壅,故口吐粘涎。魂梦惊惕,四肢抽搐等,天葵子有清热熄风,定惊之效。故可选用。
6.鉴别作用 龙胆草与天葵子均有清热利湿之功。但不同之处为:龙胆草长于泻肝胆实火以清下焦湿热为长,而天葵子以解毒散结为优。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