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功效
2013-10-28阅读:9406 学员编辑 收藏
【别名】
金铃子、川楝实【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化学成分】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性味】苦,寒,有毒。①《本经》:苦,寒。②《别录》:有小毒。③《珍珠囊》:酸,苦。④《医林纂要》:核:苦辛;寒。
【归经】入肝、胃、小肠经。①《珍珠囊》:入心。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小肠二经。③《本草经疏》:入足阳明、手足太阴经。④《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於《本经》。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成熟果实。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以四川省产者为佳。
〖采收加工〗: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或炒用。用时打碎。
〖中药规格〗:商品一般不分等级,均为统货,以个大、肉厚而松软、外皮色金黄、果肉色黄白者为佳,习惯以四川省的产品最著。
〖药材性状〗:性状鉴别呈类球形,直径2~3.2厘米。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微有光泽,少数凹陷或皱缩,具深棕色小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凹陷有果梗痕。外果皮革质,与果肉常成空隙,果肉松软,淡黄色,遇水润湿显粘性。果核球形或卵圆形,质坚硬,两端平截,有6~8条纵棱、内有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6~8粒。气特异,味酸、苦。
〖主要成分〗:本品含川楝素、楝树碱、山柰醇及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川楝素对猪蛔虫、蚯蚓、水蛭等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能兴奋肠管平滑肌,使其张力和收缩力增加。川楝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内服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为肝脏损害、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视力障碍、胃及小肠炎症、内脏出血、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