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人群 >> 女性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无痛人流,人流最佳时间
2017-06-22阅读:942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1. 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2. 无痛人流后休息多长时间
3. 无痛人流后的注意事项
二、无痛人流后吃什么补身子
三、无痛人流的危害

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1、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人流最佳时间一般在怀孕9周前,不过要最终确定怀孕多久可以做人流,还得参考术前的一些检查结果。但如果胚胎太大,甚至长出骨骼时,用最大号的吸管也无法将它吸出来了,这时只能住院先通过药物或水囊引产,待胚胎及大部分胎盘排出后再清宫。

如果引产失败,则需要借助钳刮术,即用器械直接将胚胎及胎盘子宫中钳刮出来。该手术风险较大,手术过程中容易造成宫颈损伤和出血量增多,还增加感染、子宫损伤、术后宫腔黏连的风险。因此,如果意外怀孕打算终止妊娠,尽量在孕2个月内实施。

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2、无痛人流后休息多长时间

从进手术室到出手术室,一般都在十多分钟就可以做完。人流后应该休息14天,实在没有条件最少要休息3—4天。人流后如果没有异常症状,可以恢复正常上班。人流后2周左右注意复查即可。但是工作不要过度劳累,营养也要丰富。

无痛人流后会有出血的情况,一般来说无痛人流后流血3至5天,量不是很多,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多数的一些女性会出血量比较多的情况,如果出现无痛人流术后10天还有出血或有腹痛、发热以及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的情况,应及时就诊,像这种的问题最好到正规的医院去及时的检查治疗。

3、无痛人流后的注意事项

3.1、合理饮食

选择合适的饮食,食物要易于消化,尤其应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等。胃肠虚寒者,慎服性味寒凉食品,如绿豆、白木耳、莲子等;体质阴虚火旺者慎服雄鸡、牛肉、狗肉、鲤鱼等易上火之品。

3.2、观察出血情况

术后阴道流血超过一周以上,甚至伴有下腹痛、发热、白带混浊有臭味等异常表现,就应及时到医院复查诊治。从手术当天算起,大约28~32天后会来正常月经。等到正常月经恢复后,还要再去复查一次,确保子宫恢复如初。若人流后不来月经,应立即去医院复查诊治。

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3.3、保持外阴清洁,严禁性交。人流术后子宫口还没有完全闭合,子宫内膜也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再这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所用的卫生巾用品和内裤要勤洗勤换,术后半月内不要坐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人流术后若过早性交,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还可继发不孕。因此,人流术后一月内严禁房事。

无痛人流后吃什么补身子

1、鸡蛋枣汤

原料:鸡蛋2个,红枣10个,红糖适量。

做法:锅内放水煮沸后打入鸡蛋卧煮,水再沸下红枣及红糖,文火煮20分钟即可。

食谱功效:具有补中益气和养血作用。适用于贫血及病后、产后气血不足的调养。

2、荔枝大枣汤

原料:干荔枝、干大枣各7枚。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补血生津作用。

食谱功效:适用于妇女贫血及流产后体虚的调养。

4、乳鸽枸杞汤

原料:乳鸽1只,枸杞30克,盐少许。

做法: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杂物,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与枸杞共炖,熟时加盐少许。

用法:吃肉饮汤,每日2次。

食谱功效:具有益气、补血、理虚作用。适用于人流后体虚及病后气虚、体倦乏力、表虚自汗等症。

无痛人流的最佳时间

无痛人流的危害

1、子宫穿孔:妊娠周数愈大,危险机率愈高;流产次数愈多,穿孔机会也愈大。其它如子宫位置、形状异常或以前动过手术的子宫(如剖腹产或肌瘤切除)皆有较大的穿孔机会。

2、子宫颈或内膜粘黏:在进行人工流产时,如果医师的手法太过粗鲁,就很有可能导致子宫颈或内膜受伤、发炎,就有可能产生术后的子宫颈或内膜粘黏、并会引起月经异常,如无月经或月经量过少。严重者会在以后产生不育症的情况。

3、子宫颈受伤:在人流的过程,如果不小心,扩张宫颈口的速度太快,都有可能造成子宫颈的损伤,并造成以后怀孕较容易流产的情形,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或尚未生育过的妇女比较容易发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