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两性保健 >> 两性生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月经期间注意事项
2016-07-22阅读:963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月经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月经是每个女人的好朋友,经期注意事项有很多,经期禁忌也不少,下面小编为女性朋友介绍月经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不宜进补

一般吃补的药饍中多添加米酒助行血气,或是活血化淤的汉方药材,这些都会造成经血量增加,所以经期中吃药补是补错时机,正确的吃补黄金期是在月经结束后的一星期,在排卵前,身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加快,此时吃补可发挥最大效用。就连大家所熟知的四物汤,也是要等到月经过后才能喝。

月经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2、不能吃“凉食”

一些属性偏凉的食物,例如冰品、茄子、丝瓜、黄瓜、冬瓜、蟹、田螺、海带、竹笋、橘子、梨子、柚子、西瓜等等,及酸涩的食物,如酸梅、未成熟味酸之水果,或是一些辛热食品,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等等,也都应该避免在经期内食用,以免造成血液不流畅的状况。

3、避免唱K

妇女月经期呼吸道粘膜充血,声带也充血,高声唱歌或大声说话,声带肌易疲劳,会出现声门不合,声音嘶哑,不过也不用太过紧张,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正常嗓音唱K、说话都应该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时间飙高音、挑战高声域歌曲,则可能造成声带受伤。

4、切勿染发

有些研究发现,染发剂中的脱色剂及对位染料,可能与膀胱癌、血液肿瘤癌症、子宫内膜癌有关。

月经期间吃什么好经期禁忌有哪些月经期间饮食禁忌尽管染发剂的致癌性尚无定论,但因为头皮上的毛孔超过十万个,吸收这些化学药剂的速率很快,尤其女性月经来临,正是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在这段期间应该避免染发,以免使细胞发生不好的变化。

5、不宜多吃盐

吃盐过多会使体内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月经来潮前夕会发生头痛、激动和易怒等症状,应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

6、不要捶背腰背部

受捶打后可使盆腔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此外,还有不少女性则会在经期出现严重的腰酸背疼现象,可能会选择他人按摩或是自己捶打的方式来舒缓腰部疲劳、酸胀感。专家表示,女性在月经期出现腰酸现象非常正常,是由于盆腔充血所引起,此时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部,会导致盆腔充血更加严重,反而会使腰酸背疼现象加剧。

7、切勿穿紧身裤

如果月经期间穿臀围小紧身裤,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受压,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增加。

8、别用活血化淤药

一般来说,补血保健品、活血化淤类药物都应在月经期停用,但很多女性不懂,结果发现自己月经量突然增多,严重者甚至引发重度贫血或经期大出血。在月经期使用补血、活血药物,一方面会增加经血的流量,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经血过多,另一方面经期出血也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女性月经期间警惕几种小误区

使用带香味的卫生巾掩盖异味

有些女性为了掩盖经期的以为,就使用了一些带香味的卫生巾,其实这样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为带香味的卫生巾里面添加了不同类型的香精或者人工添加剂,这样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还能引起生殖泌尿系统的疾病。

经期剧烈运动

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担心月经量增多而不运动,长时间坐着会引起经血流通不畅。但剧烈运动又会令经血过多,还会引发一些其他毛病,慢跑、散步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卫生巾超过2小时不换

在月经期间,普通的卫生巾在使用2个小时后后,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成为细菌的“培养基”,而此时女性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受细菌的侵害,因此要记住每2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

经期吃辛辣、油炸食物

月经期间,吃生冷辛辣等食物会刺激子宫,引起经血增多、痛经、宫寒等现象。在月经期间,女人最好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月经期行房事

在月经期间,女性的子宫宫口开房,宫腔表面有伤口,这时候阴道的防病能力也有所减弱,如果在经期行房事会增加月经量、延长经期,还会将病菌带入阴道,严重甚至引发附件炎或者盆腔炎等。

月经期间喝酒

女性在月经的时候,体内的解酒酶减少,这时候喝酒不仅容易喝醉,而且酒对肝脏的伤害比平时更严重。在经期喝酒还会使经期延长,导致经血过多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