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链 接 |
1、 歌诀 2、 组成 3、 用法 4、 功用 5、 主治 6、 方义 7、 配伍特点 8、 运用 9、 加减化裁 10、 使用注意 11、 附方 12、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13、 重要文献摘要 |
桂枝二麻黄一汤,杏仁芍药草枣姜;表证所在形似疟,小调微发其汗畅。
桂枝一两十七铢(5.4g)(去皮),芍药一两六铢(3.7g),麻黄十六铢(2.1g)(去节),生姜一两六铢(3.7g)(切),杏仁十六个(2.5g)(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3.2g)(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日二次。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解肌散邪,小和营卫。
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本方功能调和营卫,微发其汗。由于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汤之峻攻,故取桂枝汤三分之二,麻黄汤三分之一,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
桂枝与芍药相用,一卫一荣;麻黄与桂枝相并,一散一收;桂枝、芍药、麻黄相用,散邪之中以益证,补益之中不恋邪,相互为用,一建其功。
太阳中风轻证,因邪郁于营卫,单用桂枝汤减量,尚有药力单薄。治疗在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之时,还当配以少量麻黄汤变方以宣发营卫之郁,在调和营卫之际,营卫郁滞之病机因之而解。
本方以发热、头痛、汗出、恶寒、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现代用于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轻型者及荨麻疹、风疹、皮肤干燥综合征,支气管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咳嗽者,加款冬花、紫菀以宣降肺气;咽痛者,加牛蒡子、桔梗以利咽止痛;项强者,加羌活、葛根以舒筋活络;胸闷者,加枳实、柴胡以行气宽胸解郁。
1、应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必须恪守该方药物之间的量比,尤其桂枝、麻黄、芍药的用量调配。若不尊方药之间的量比调配,则会导致药物功效改变,达不到治疗作用,或致生变证,法当常识之。
2、煎药法,当先煎煮麻黄,去上沫,减其烈性,用其和平之性。
3、服法当参桂枝汤有关注意事项。
4、太阳温病轻证者,湿热表征轻者当忌用。
组成:桂枝(去皮)5.2g,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3g,大枣4枚,杏仁(汤渍,去皮尖及两仁者)4g
功用:解表散邪,小发其汗
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身痒者
出处:《伤寒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两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可主治病证一是伤寒轻证,一是太阳中风轻证。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中用桂枝麻黄量比为5:3,但麻黄汤与桂枝用量均衡,麻黄、生姜用量相等,桂枝、麻黄、生姜合为用,以宣发营卫之气郁,散营卫中邪气;而桂枝二麻黄一汤,方中桂枝与麻黄量为5:2,但麻黄汤变方用量占桂枝汤用量的二分之一,麻黄。麻黄、杏仁虽能宣散营卫营卫中郁邪,但受到量大于麻黄、杏仁之芍药、甘草的佐制,则散邪发汗之中有止汗益阴之用。
《伤寒论》:“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脱形似疟,一日再发,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附翼》:“邪气稽留于皮毛肌肉之间,固非桂枝汤之可解;已经汗过,又不宜麻黄杨之峻攻。故取桂枝汤三分之二,麻黄汤三分之一,合而服之,再解其肌,微开其表,审发汗于不发之中,此又用桂枝后更用麻黄法也。后人合为一方者,是大背仲景比较二分之轻重偶中出奇之妙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