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经络穴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腰椎病按摩,腰椎病治疗
2018-07-04阅读:1771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二、腰椎病的治疗误区
三、引起腰椎病的原因

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1、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1.1、揉:取坐姿,两手五指并拢,分别放在左右后腰椎部,掌心向内,上下缓慢揉搓,至发热为止。

1.2、滚:两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滚动、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多次进行。头部可配合前倾后仰。

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1.3、推:两手对搓发热之后,重叠放于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1.4、压:两手叉腰,大拇指分别按于腰眼处,用力挤压,并旋转揉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 36圈。

1.5、捏:两脚前伸而坐,或弯曲膝盖,或正坐姿势均可。两手分别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1.6、叩:双手握拳,两拳手心向外,轻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为宜,左右同时进行,各叩 30次。

1.7、抓:双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压于腰侧不动,其余四指从腰椎两侧处,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肤,从腰眼抓到尾部,两手同时进行,各抓36次。

2、腰椎的康复运动方法

2.1、需要患者直立双足分开,双手叉腰,然后做腰背部位的前后左右的屈伸运动。在做这个运动的时候患者要放松腰背部的肌肉,活动的幅度需要尽量的最大,使得背部得到有效的活动。

2.2、患者继续保持双足直立分开,然后将双手保持向前平伸或者自然平垂的状态,然后保持下肢不动,将上身进行扭转,进行腰部的扭转活动。

2.3、患者双足直立分开,然后下蹲站立,反复的重复这个动作。

2.4、患者双手要紧贴到后腰的部位,进行上下交换的按摩,力度适量就可以,也可以双手轻握拳,沿着脊柱两侧开始至上而下的轻轻叩击腰部。

3、腰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

3.1、睡觉时注意床板的硬度,尽量睡一下比较硬的床板,软床板容易导致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反而硬床板容易舒缓椎间盘的压力。脊椎间的压力小了,就会慢慢的恢复,如果压力过大的话,不仅不能达到缓解的目的,还能加重病情的发展,然而软床板容易使脊椎弯曲,如果腰椎病患者长期睡在软床垫的话,会给病情更加恶化。

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3.2、注意适当的休息,不要过于劳累,如果工作必须长坐的话,记得隔半个小时起身走走,妞妞小腰,以免长时间都处于同一个姿势,适当的休息是对自己负责的一个体现。还有只有做到劳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腰椎病的发展。

腰椎病的治疗误区

1、依赖药物止痛

有些患者身体稍不舒服就喜欢吃药、打针,这样虽能缓解疼痛,但实际上吃药对椎间盘突出、骨刺没什么用,是治标不治本,不可常用。长期服用易引起胃肠溃疡、胃肠出血、肾功能不全等。

2、盲目按摩

很多人腰痛时会去按摩。推拿、按摩确实能舒经活络、松弛肌肉,缓解疼痛。但按摩、推拿的手法如果不当,一味用蛮力,不但缓解不了病情,还会导致肌肉、韧带受伤,加重病情,因此,推拿按摩一定要找专业医生。

腰椎的康复按摩手法

3、症状稍缓停止治疗

许多腰椎病患者治疗后感觉自己的症状明显改善,就擅自终止治疗。可是,不久后腰部又会酸胀、疲劳,弯腰受限,病情反而加重。

引起腰椎病的原因

1、外伤因素

据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腰椎病患者常常会在受到轻微外伤后才发病的,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重时候,那么腰椎脱位的患者就会给治疗增加困难。

2、环境因素

引起腰椎病的原因还和环境有关,我们了解到经常在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下的人通常比较容易患上腰椎病。如果不注意保暖,受寒或者受湿,也会引发腰椎病的发生。

3、突然负重

当腰部处于异常状态时,如果突然负重,在患者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增加负重的话,那么是非常容易引发腰椎疾病的。

4、慢性劳损

在日常的生活中腰椎病的病因,一些不良的睡眠姿势导致慢性劳损也极其容易引起腰椎病的发生。另外,对于一些长期工作姿势的不当,特别是长期低头工作的患者颈椎病发病率也是比较高的。再者,一些不恰当的体育锻炼也是会增加患者的发病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