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中医方剂名。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组成。
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为主药,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助药,二者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肾阳虚证自然消除。本方宗旨,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穷”.即甘温补肾阳之药往往与甘润补肾阴的药物同用,才能阴阳相互为用。
肾气丸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或沉弱而迟,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前列腺肥大等辨证属肾阳不足者。
另外,在肾气丸原有的配方上进行加减,不同肾气丸会出现不同的功效。如金匾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加味肾气丸等,别小看这几味药的变化,加减了二三种药,但作用却大不同了,具体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十味中药组成。
金匮肾气丸中的熟地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以上三药配合能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止熟地之滋腻作用,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并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之功效。
所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医治因肾阳缺乏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疾病。近年来,经临床理论与研讨证明,金匮肾气丸还具有抗衰老、加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作用。
金匮肾气丸是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加味,处方来源于宋朝烟用和的《济生方》,因此又称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主要成分包含车前子、茯苓、附子、牡丹皮、牛膝、肉桂、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泽泻。
方中车前子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茯苓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因其组成配方,临床上,济生肾气丸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除了上面两种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和加味肾气丸也都是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变化而来,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八味肾气丸”首载于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补肾的祖方。由熟地黄、山药、茯苓、五味子、肉桂、泽泻、附子、牡丹皮组成。
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用少量温药补肾火,加上较多的滋阴药,借助酒的温性,更容易补得进去,可激发脏器的潜能(而不是替代脏腑功能),使身体渐渐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本方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痛膝软,消渴水肿,肾虚咳喘,小便频数,大便溏泻。
加味肾气丸是在八味肾气丸基础上加减来的,由附子、白茯苓、泽泻、山茱萸、山药、车前子、牡丹皮、官桂、川牛膝、熟地黄组成。
本方较之肾气丸增加了牛膝和车前子两味药,并且在药量方面亦有较大的变动。将原方中滋阴药物的用量大大减少,特别是熟地由八两减至半两,而温阳之品的剂量显着增加,如附子用为二枚,肉桂改为官桂,其量亦倍于熟地,与萸、药等同,均明显超出常用量,全方温阳药与滋阴药之比重大致相同。
所以,肾气丸乃寓桂、附于大队滋阴药中,意在“少火生气”,宜于多种肾气虚弱之证;而本方则重用附子为君,助阳破阴,又加车前子利水,牛膝导下,故专于温阳利水,适宜于水湿泛溢,阴盛阳微之证。
以上肾气丸一般可以持续使用2-3周的,期间不要吃辛辣食物。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