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四大止痛方:重塑胞宫气血平衡
2025-05-19阅读:21 学员编辑 收藏

痛经一证,中医称 “经行腹痛”,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病机不离 “不通则痛” 与 “不荣则痛” 两端。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与肝、肾、脾三脏密切相关。故论治痛经,当辨明标本虚实,审因论治,调畅冲任气血,使胞宫藏泻有时、经血运行有度,方得“通则不痛”之效。


月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坠胀,或痛引腰骶,或伴有呕吐、腹泻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剧痛昏厥,以致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本病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约50%。


西医认为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约占痛经患者的50%,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女子,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妇检多无明显病变,部分患者可有子宫颈狭窄、子宫前倾或后倾等,功能性痛经容易痊愈。而继发性者常继发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增厚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近年来继发性痛经发病率明显增高,就诊率明显增加,尤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积液所致重度痛经日渐增多,B超检查、血液CA125升高可帮助确诊。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或络伤血瘀,或寒凝血瘀,均可致邪气阻滞胞宫,不通则痛,属于实证。肾气不足或气血亏虚均可致精血不养胞宫,不荣则痛,属于虚证。


痛经临床辨证尤以寒凝血瘀者较为多见,属于实证,治疗应以调理气血、通经止痛为主,实则行而通之,寒者温而通之,虚则补而通之,通则不痛。此外,痛经治疗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外治方法(除针刺、穴位注射外),均应尽量选择在经前10天进行,且应按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以防复发。平时还应特别注意腹部和下肢的保暖,避免经期受寒。

01
理气止痛方


处方:五灵脂10g,当归20g,川芎6g,桃仁10g,艾叶3g,延胡索10g,牡丹皮10g,赤芍10g,乌药10g,枳壳6g,川棟子10g,甘草9g,香附10g,红花10g。

按语:本方疏肝行气,祛瘀止痛。方中乌药、枳壳、川棟子、香附行气止痛;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延胡索、牡丹皮、赤芍、红花活血化瘀止痛;艾叶暖官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主治由于情志不疏或忧郁愤怒等原因造成肝气郁结,血行瘀阻,导致经前3~5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剧痛难忍,或阵发性加剧,胸胁、乳房胀痛,情绪不安,烦躁易怒,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有力,属于气滞血瘀者。临证以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为辨证要点。

本方宜于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疼痛缓解,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待痛经缓解后,可服用疏肝理气膏(详见“妇科膏方”)巩固疗效,善后调理。

摄图网_500792642_藏红花(企业商用).jpg

02
温经止痛方


处方:当归20g,肉桂3g,白芍10g;细辛3g,吴茱萸3g,延胡索10g,艾叶9g,香附10g,干姜6g,炙甘草9g,淡附片6g,生姜6g,益母草30g,红花10g。

按语:本方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方中肉桂、细辛、吴茱萸、延胡索、艾叶、干姜业淡附片、生姜温经散寒止痛;当归、香附、益母草、红花活血止痛;白芍、炙甘草缓急止痛。主治由于平时或经期受寒,或反复流产,失于调养等原因,造成寒邪凝滞气血,导致经前数日及经期小腹冷痛,甚而绞痛、刺痛,按之痛甚,喜热熨而疼痛稍有缓解,甚则冷汗,四肢冰凉,月经后期,量少涩滞不畅,色黯褐或如黑豆汁,有血块,舌黯紫、有瘀点瘀斑,苔白润或滑腻,脉沉弦或沉紧,属于寒凝血瘀者。临证以经期小腹冷痛喜热熨、四肢冰凉、月经量少涩滞不畅为辨证要点。

本方宜于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疼痛缓解,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可于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暖宫调经膏(详见“妇科膏方”),至月经来潮疼痛缓解,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

03
养血止痛方


处方:黄芪20g,党参10g,当归20g,川芎6g,白芍20g,熟地黄10g,陈皮 6g,炒酸枣仁10g,艾叶9g,砂仁 6g,龙眼肉10g,阿胶3g,炙甘草10g,延胡索10g。

按语:本方益气养血,调补冲任。方中黄芪、党参、当归、熟地黄、龙眼肉、阿胶补气养血;艾叶、白芍、炙甘草、延胡索缓急止痛;川芎活血养血;陈皮、砂仁理气和胃;炒酸枣仁安神以利新血再生。主治由于素体虚弱等原因造成气血失于温养,导致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疼痛,喜温喜按,或有小腹坠胀感,月经量少,经色淡红,经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脉虚细,属于气血虚弱者。临证以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疼痛、喜温喜按为辨证要点。

本方宜于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疼痛缓解,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待痛经缓解后,可服用补气养血膏(详见“妇科膏方”)巩固疗效,善后调理。

摄图网_501359514_川穹(企业商用).jpg
04
补肾止痛方


处方:山药20g,山萸肉10g,当归20g,白芍10g,炙甘草10g,川芎6g,巴戟天10g,桑寄生30g,干姜6g,续断10g,艾叶9g,小茴香6g,沙苑子10g,阿胶3g。


按语:本方补肾填精,养血止痛。方中山药、山萸肉、巴戟天、沙苑子、桑寄生、续断温补肾气;当归、白芍、川芎、阿胶养血;干姜、艾叶、小茴香温暖下元而止痛;炙甘草缓急止痛。主治由于先天不足等原因造成肾精不足,失于温养,导致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或经前脐下作痛,遇寒加剧,喜温喜按。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面色苍白或晦黯,腰膝酸软冷痛,四肢不温,形寒畏冷,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舌质淡,苔白润,脉沉弱,属于肾气不足者。临证以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疼痛、腰膝酸软冷痛、四肢不温为辨证要点。


本方宜于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至月经来潮疼痛缓解,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上。待痛经缓解后,可服用阴阳双补膏(详见“妇科膏方”)巩固疗效,善后调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麻黄汤退热效果优于奥司他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