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疾病防护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解读宝宝的各种睡姿
2015-12-29阅读:953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成年人睡觉有不同的姿势,宝宝也一样。小编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解读宝宝的各种睡姿。通过解读宝宝的各种睡姿,分析不同睡姿的优点与缺点。

解读宝宝的各种睡姿_宝宝各种睡姿的优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宝宝有哪些睡姿以及各种睡姿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一、俯卧位睡姿

优点:

1、有安全感。因为人体的腹面部相对于背部来说缺少骨骼的保护,容易受到外界伤害,且比较敏感。胎儿在妈妈子宫里就是腹面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睡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把身体最脆弱的部分保护起来,睡熟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深,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2、有益于胃的蠕动及消化。俯卧睡时胃内容物不容易反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呕吐,反而蠕动到小肠中,有利于消化吸收。

缺点:

1、易引起窒息。在西方,小儿科医师都会告诉家长不要让宝宝趴着睡。因为趴着睡导致宝宝猝死的几率比较高。虽然睡姿本身并不是宝宝猝死发生的必要条件,但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宝宝的头较重,而颈部力量不足,在不会自如地转头、抬头或翻身时,尚无保护自己的能力,口鼻易被枕头、毛巾等物体堵住,因此,趴着睡觉容易发生意外窒息。

2、不利于散热。胸腹部紧贴床铺,不易散热,容易引起体温升高,或者由于汗液积于胸腹而产生湿疹。

3、四肢手脚不易活动。由于俯卧限制了四肢的活动,因此孩子手脚活动相对来说偏少。趴着睡觉会压迫内脏,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二、侧卧位睡姿

优点:

1、右侧卧可减少呕吐或溢奶。由于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入口贲门肌肉松弛,而出口幽门肌肉较紧张,且胃的出口与十二指肠均在腹部右侧,所以,喂奶后可让宝宝右侧卧,使胃内容物更易流到小肠。同时,万一发生呕吐,侧卧可使口腔内的呕吐物由低的一侧口角流出,而不至于流入咽喉、气管,发生误吸或者窒息等意外。

2、帮助肺部痰的引流。如果一侧肺部发生炎症,可采取另一侧卧姿,使发炎部位的分泌物(痰)易于流出气管,从而减少对气管的刺激,缓解咳嗽等呼吸道不适。

3、减少打鼾。宝宝打鼾多由咽喉部分泌物及软组织相互振动产生。侧卧可以改变咽喉软组织的位置,减少分泌物的滞留,使呼吸更顺畅,也就不会打鼾了。

4、令头形好看。宝宝的头形与枕头无关,与宝宝的睡姿有关。刚出生的宝宝头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各个骨片之间仍有成长空隙,直到15个月左右时囟门闭合前,宝宝头部都有相当的可塑性。宝宝头部某一方位的骨片由于长期承受整个头部重量的压力,其生长的形状必然会受影响,容易把头形睡扁、睡偏。从小就习惯仰着睡的宝宝,头形通常会比较扁。如果想要改变宝宝的头形,可以每2~3个小时给宝宝更换一次睡眠姿势,最好仰卧与侧卧交替,睡出漂亮的头形。

缺点:

1、左侧卧易引起呕吐或溢奶 因为胃与食道的交界偏左侧,左侧卧时胃内容物易回流到食道中。

2、维持姿态比较累。宝宝的身体是滚圆的,四肢又比较短,维持侧卧姿势并不容易,需要在宝宝背部放一个枕头,帮助撑住背部,来维持侧着睡的姿势。

三、仰卧位睡姿

优点:

1、不必担心窒息。仰卧时孩子口鼻直接向上接触空气,一般不会有外物遮堵而影响呼吸。

2、直接观察睡眠情况。口鼻是否有过多分泌物、有没有呕吐、头部是否离开枕头了、是否有怪异表情或脸色不正常等均可立即发现并采取措施。

3、较放松。这种睡觉姿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宝宝的内脏,如心脏、胃肠道和膀胱的压迫最小;四肢活动灵活,不受局限,睡眠比较放松、自在。

缺点:

1、易呕吐。胃的生理结构使仰卧时胃内容物易回流到食道而造成呕吐,而且吐出物不易流出口外,易呛入气管及肺,发生窒息等危险。

2、心理上安全感较小。因为把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全暴露在外,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不易熟睡,容易惊醒,睡眠质量欠佳。

宝妈们,现在你学会解读宝宝的各种睡姿了吗?宝宝的各种睡姿各有千秋,我们无法断定哪一种是最好的。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各位妈妈多加留意,防止各种睡姿的副作用产生。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