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婴幼儿睡眠障碍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幼儿的睡眠时间比成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的睡眠规律。但是一些家长却发现,孩子入睡非常困难,常常出现惊梦、夜啼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婴幼儿睡眠障碍怎么办?
1、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前者为患儿不能入睡,后者则睡眠不深或容易惊醒。年龄愈大,睡眠障碍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过分逗引或恐吓幼儿。要让其养成定时起居的睡眠习惯。
2、 梦魇。白天受到恐吓或过度兴奋,或睡眠时胸部受压使呼吸不畅等因素,均可使幼儿发生梦魇,表现为幼儿从噩梦中惊醒,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紧张、并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轻度面色苍白现象,对梦中紧张景象可恍惚回忆,片刻后安静入睡。
3、 夜惊。从睡眠中惊起,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激动不宁,大声喊叫啼哭,不易叫醒,不听劝慰,15分钟后又复入睡。醒后不能回忆。
4、 梦游症。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也是癫痫表现之一。患儿从睡眠中起床,步态不稳如醉酒状,面无表情,往往不语,在室内走动,可避开障碍物。片刻后自行上床复睡。有时绊倒在路旁后立即入睡,醒后对梦中的经历不能回忆。
夜惊和梦游可能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癫痫的一种症状,需要作脑电图检查以作鉴别。
睡眠不好对孩子有什么不利影响呢?
1.影响儿童发育:
儿童在睡眠中出现频繁打鼾、磨牙、睡眠不安、睡眠呼吸暂停、梦呓、梦游等现象,也是疾病的表现。上述症状构成的睡眠障碍在儿童中相当普遍,由于儿童睡眠障碍长期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儿童生长发育。
2.影响儿童智力:
睡眠呼吸障碍常见表现有睡眠时打呼噜、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等。特别是婴幼儿,家长可根据患儿夜间不愿盖被、呼吸停止继而喘息等情况来观察。其他表现有睡眠不安、流口水、夜间磨牙、梦游、尿床、噩梦、夜间恐惧等,同时伴有语言缺陷、食欲降低和吞咽困难,经常出现非特异性行为困难,如不正常的害羞、发育延迟、反叛和攻击行为。许多儿童张口呼吸,晨起头痛、口干或易激怒。有些儿童仅表现为白天乏力,易打瞌睡,学龄儿童则表现为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造成孩子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孩子的家庭生活习惯、个人身体疾患和心理精神状况等都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原因。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发育缓慢,学习问题突出,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相对较差。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精神不集中,容易激怒。此外,夜间睡眠缺乏还会扰乱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使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
3.影响儿童机敏: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天性使他们不愿按照父母规定的时间按时上床睡觉。但事实上,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变糟、学习成绩下降以及导致更多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