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疾病防护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宝宝高热惊厥的原因
2016-04-25阅读:9413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宝宝经常都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妈妈们可曾考虑过为什么宝宝会出现高热惊厥?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宝宝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吧。

为什么宝宝会出现高热惊厥

何谓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或抽痉,是小儿常见急诊,也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发热性疾病的5%-8%,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小儿。

典型病例都是先发热(测量体温38.5℃-40℃或更高)后惊厥(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抽风时宝宝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面色及口唇发青、手脚一阵又一阵抽动,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热均为一般病毒感染。

高热惊厥如何分型?

1、简单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宝宝。惊厥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1次,抽风后宝宝很快清醒,无神经系统异常,惊厥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

2、复杂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宝宝。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发作后两周内做脑电图检查有局灶性癫痫放电改变。此外,多有癫痫家族史。

眼看着宝宝发烧、高热,甚至导致惊厥,往往使得新手爸妈惊慌不已,心肝宝贝怎么了?该如何应对?该如何急救?除了送医院急诊室,还该做些什么事?

小儿高热惊厥约2/3发生在家中,现场急救要点如下:

1、将患儿放在没有硬物件的地板或床上,不要垫枕头,把头偏向一侧,以便唾液或呕吐物可以顺利流出口腔;

2、快速解开衣服扣子,然后用大拇指按压宝宝“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

3、当抽风停止患儿清醒后喂退烧药(泰诺林或美林口服液适量)1次,再喂1杯淡盐开水(有助于纠正低钠血症),然后急送附近医院进一步诊治。

宝宝抽风时,不少家长和医生会强行撬开宝宝的口腔,迅速将压舌板或缠上布条的筷子放入口腔上下牙之间,其目的是防止咬伤舌头。一些科谱书也提倡这样做。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抽风的宝宝已经不省人事,此时舌头不能吞咽,强行将压舌板或缠上布条的筷子硬塞到宝宝上下门牙之间,反而易造成口舌损伤。

高热惊厥的复发机遇有多大?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复发。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3年内。

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1、首发年龄小于1岁;

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高热惊厥;

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高热惊厥史。

高热惊厥属于癫痫特殊综合征。许多研究表明,简单型高热惊厥长期预后良好,对宝宝智力、学习、行为等多无影响,不会转变成癫痫。但复杂型高热惊厥预后不良,约有2%-3%发展成癫痫;约15%患儿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

高热惊厥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有:

1、出生缺陷——原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2、有惊厥和癫痫家族史;

3、第一次高热惊厥发作有复杂型高热惊厥的表现。

如果只有一项危险因素,宝宝到7岁时1%-2%转变成癫痫;有2-3项危险因素时,10%会转变成癫痫。

高热惊厥怎么预防呢?

1、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2、患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如鲁米那),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3、在发热初期同时口服抗惊厥药和退热药以避免抽搐发作。有效的预防避免了长期服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苯巴比妥丙戊酸镁、丙戊酸钠、瘴健安及安定类药物均有较好的预防高热厥复发的作用。

4、平时注意适当的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上火的情况为宜。

现在各位妈妈们明白为什么宝宝会出现高热惊厥了吗?当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请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