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患儿取仰卧位,头向家长,用滑石粉做介质。家长坐于床前,一手托住患儿颈枕部,用另一手拇指按揉患侧的胸锁乳突肌5分钟。
1.2、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的肿块,用拇、中、食三指仔细拿捏。稍微加大力量,尤如肿块捏散样,但需与轻揉相交替,以免患儿剧烈哭闹。时间为2分钟。
1.3、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使胸锁乳突肌拉长,反复操作5次。
1.4、再用按揉法放松局部5分钟。
2.1、按摩治疗斜颈,一般每日治疗1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
2.2、按摩时,手法要轻柔,用揉、捏手法时要多采用滑石粉等介质以免擦伤患儿皮肤。用拔伸摇晃手法时,宜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切不可突然用暴力而超出正常生理限度。
医生通过简单的查体就能确定孩子是否有斜颈。如果孩子颈部较短的一侧没有摸到形似橄榄的小包块,只要经常纠正孩子的睡眠姿势,尽可能保持孩子头部处于中位就可以了。如果孩子颈部出现小包块,家长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给孩子进行颈部按摩和伸张练习。
如果孩子出生2~3个月后,颈部肌肉张力和长度仍然不一致,医生就会请物理治疗师介入。物理治疗师会通过协调性的练习伸张较短一侧的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一般经过2~3个月的治疗,斜颈就能得到纠正。除此之外,以下的动作也是有利于改善婴儿斜颈的。
3.1、热敷:局部热敷,使绷紧的肌肉放松,每次约20分钟。
3.2、按摩:用指尖操作以松弛硬块,每次5分钟左右。
3.3、被动伸张运动:每回动作重复20次。
3.4、周围环境的调整:吸引病人把脸转向患侧。光线、声音、玩具放置皆在患侧。
1、骨性斜颈:如先天性短颈综合征,除颈部姿势异常,还有颈部活动受限。此外,后发际低,颈两侧皮蹼等也同时存在。
2、婴儿良性阵发性斜颈:婴儿期偶见良性阵发性斜颈,每次发作时间自10min至数天,同时可有躯体侧弯,预后良好,在外科治疗后经1~5年(平均2年)自愈,原因不明。有时发作停止后出现共济失调,似与小脑功能异常有关。
3、神经性斜颈:如颅后窝肿瘤、阿-奇畸形、脊髓空洞和婴儿阵发性斜颈,每同时有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颅内压升高或MRI显示脑干位置下降。此外,颈部运动时受限伴有疼痛、斜视、眼球震颤、眼外肌麻痹、肌肉僵硬,过度兴奋等均为颅内病变的重要体征。
4、眼性斜颈:多为先天性斜视,眼球外上方肌肉麻痹致斜颈。通常在生后9个月以后,病儿能坐稳后才能诊断,因斜视或复视企图自我纠正始出现斜颈症状。矫正眼肌失衡后,斜视消失。
1、肌源性斜颈:这是最常见的斜颈类型,约占了90%以上。主要是因为颈部的一条肌肉“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颈部歪斜。若是右侧的挛缩,则婴儿的头部会倾向右侧,而下巴则斜向左侧。
2、骨源性斜颈:这是较少见的类型,约占所有斜颈婴儿的2%,指的是因为骨骼的畸形所产生的斜颈,大部分是头颅底部与第一及第二颈椎有问题所造成的。有一些是骨骼发育上的畸形,有一些则是合并关节原发性的变形或不稳定,这都会造成颈部歪斜、颈部活动不良。这类的斜颈有时会合并有脑干或颈部脊椎神经受损的情形。
3、神经源性斜颈:这是极少见的类型,主要是因为脑部或脊椎神经的病变所造成的,特别要注意是否形成肿瘤压迫神经或相关肌肉。这类斜颈通常不容易诊断出来,经常会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