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我国古代有很多典籍记载,当子女长大成人甚至为官一方后,父母仍坚持对子女教育、引导的责任。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3、要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
家长在了解了孩子初中各阶段的特点后,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光这些是不够的,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孩子个体差异千差万别,而良好的家教环境却有共性,并且家庭教育所特有的天然性、较强的针对性、伦理的权威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都是共有的。
4、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4.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4.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1、初中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
初中学生由于生理发育的剧变,身体突然长高,特别是性萌发、性成熟开始,使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童年期未曾有过的一些心理特点,如成人感、性意识“觉醒”、冲动性等等。
2、富有热情,自制力差,容易冲动
初中学生情绪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种冲动性与他们的生理发育,特别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薄弱有一定关系。他们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狂笑,也会因为某一件小事而颓丧,初中学生的这种情绪外露是很明显的。
3、兴趣开始分化,理想尚不够稳定
初中学生对于各门学科开始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例如,特别喜欢某些学科,或者不喜欢某些学科;特别喜爱某些活动,或者不喜欢某些活动。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特别喜爱某一学科的原因,首先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关。
1、不教孩子学习方法
误区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家长只重视如何让孩子把握知识,但却轻视了教他们学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40%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反映家长只是一味地让自己做题,但很少教自己如何有效地把握知识。有些学生甚至反映家长天天坐在身边看着自己学习,实在这样完全没有必要。
2、催促孩子学新课本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发现25%的家长都希看孩子在暑假里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争取把握更多新知识。实际上,这种方式只对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有效。对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最好让其多温习以前学过的课程,如采用上述方式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3、孩子做题越多越好
另一个较严重的学习误区,30%的家长仍然以为题“做得越多越好”。实在做题的关键在精而不在多。以数学、科学等课程为例,一个知识点一般选择不同角度的6至8道题即可。而语文除名着外,其他文章也要精读,不能一味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