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这是不少中小学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些不听话的孩子甚至令他们伤透脑筋。为此,专家指出,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用正确的方法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那么,该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接介绍“速成法”。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处在心理结构的最高层,它不仅影响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而且还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者。青少年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有一定的目的,前进有一定的方向,才不会沉缅于身边的琐事中,才能正确客观地反映周围事物,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防止心理失常,矫正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承认接受现实中的自我。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全面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把自己摆到适当的位置,既不要狂妄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而要不卑不亢,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适宜的估价。
不仅全面认识自己,而且还要做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勇敢承认现实中的自我。个人的容貌、体型、生理上的缺陷,父母的职业,所处的社会阶层、身世地位等,个人是无法选择的,甚至是无法改变的,每个人必须接受现实中的自我,扬长避短,然后创造理想的自我。
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学把对于挫折的抵抗能力称为“挫折耐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它是经过学习、训练获得的,和每个人的人格完整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的耐挫力低,那么,经过几次挫折后,这个人的人格就可能失去完整性,甚至会分裂,有可能造成行为失常或产生心理疾病。
培养、训练青少年的耐挫力,就要让他们经受适量的挫折经验,适当地去经风雨、见世面。挫折经验既不能过多、过强,使其失去信心,觉得无法承受,又不能过少、过弱,引不起足够重视和注意,使其养成吊儿郎当,敷衍了事的性格倾向。
喜、怒、哀、乐,人皆有之,多数人的心理不健康与情绪、情感的困扰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当教育青少年学生用理智驾弩情绪而不做情绪的俘虏。
为此,首先,要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为他们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消除心理紧张和焦虑,使其保持愉快和稳定的情绪,促进情绪的正常发展并趋于成熟。其次,合理的宣泄。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隐藏一股力量,须藉情绪加以释放,否则积蓄起来将有害于身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正常的情绪不能过多的压抑,而要加以宣泄。
心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可向周围同学倾诉;与同学闹矛盾,要开诚布公与对方交换意见,解开疙瘩,消除误会;受到委屈时,也可在至亲好友面前大哭一场,得到安慰和同情,或者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消除心里郁结。情绪应当宣泄但必须合理,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
再次,对不良的情绪要适当控制。要意识到自己某些不良情绪的存在及其原因,要找寻适当的途径克服或躲避,转移目标,三思而后行,使不良情绪缓解。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要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必须进行适当的脑力劳动训练,合理的营养和睡眠。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和其它器官器官一样,必须经劳动锻炼,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必须遵循脑的生理学和卫生学的规律。首先,教育学生,生活要有规律,使一切活动都有节律进行,能量消耗最少,并能取得高效率。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作业量和难度,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注意改进学习方法,训练大脑的灵活性,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再次,脑力训练应当适度,如果负担过重,要求过高,过度紧张,使精神系统高度兴奋,就会引起大脑过度疲劳,阻碍青少年神经系统正常健康发育。
要使青少年的神经系统正常发育,必须有足够的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类、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等。多食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防止神经炎疾病,多吃含卵磷脂的食物有利于记忆。禁止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对神经活动有不良影响,并成为产生各种神经疾病的根源。青少年吸烟也极有害,烟内含尼古丁,能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每天应保证睡眠8—9小时,睡眠充足能够保证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各种肌肉系统充分休息,精力充沛,有利于心理健康。如果睡眠不足,就会引起神经系统疲倦,身体抵抗力下降,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也影响心理健康。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与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教授丁赞先生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教师要教育青少年尊敬父母、师长,主动与人交往,学会与他人相处,把自己至于集体中;不要因看不起人,寡交,与人疏远;对人要热情、诚恳、宽容;要关心、帮助他人,尊重别人的意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作自我批评,避免与他人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对身体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缺少思想准备,会产生异常心理。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异常敏感,过分关心自己的容貌,往往把一些正常现象误认为是反常而惊慌失措。关心异性,对异性有特殊的好感和好奇,对描写爱情的电影、小说等开始感兴趣,个别青少年产生早恋,产生性冲动,并以不正常的方式满足性的要求,养成不良习惯,由此引起罪恶感而烦恼不安。
上述问题,皆由缺乏正确的性知识所致。1963年周总理曾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学校通过生理卫生课对学生进行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也可请医生专家,对男女学生分别进行专题报告,专门解答青少年最关心的性问题,以科学态度认识自己和异性。要通过各种有意义活动分散他们对性的注意力,并注意锻炼意志。要鼓励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指导他们在异性接触中自尊、自爱。要给他们将早恋的危害,使之有理智、有道德观念。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总之,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是一名人民教师平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向正常方向发展,才能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上进等良好性格,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