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为什么有人误解心理学
2016-07-19阅读:960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对于心理学,人们大都存在误解。今天讲讲大多数人都会误解的心理学知识,随便问几个人什么是心理学,给你的答案中其中不乏一些偏见和误解。来看看大多数人都会误解的心理学知识。

那些年,我们都误解的心理学知识:

生活中,人们总是像一只小猫,对心理学充满好奇却又不敢过于靠近。只能依靠在各种媒体吸收到的心理学碎片,如瞎子摸象般想象出自己头脑中心理学的模样。受传统的好面子、潜规则的影响太多,由于我们受一切以钱为中心、人与人不可信任的影响太大,也使人们对心理学有许多的误解。

大多数人都会误解的心理学知识

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生活中你是否问过学心理学的朋友,你是学心理学的,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

当周围人得知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地提出这个问题。人们总以为心理学和算命差不多,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心理学家通常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和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误解二:心理学就是精神病学

此类认识大多来源于各种电影或电视剧对心理学的片面宣传。例如《沉默的羔羊》、《异度空间》等影片。应该指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虽然两者对于精神不正常的情况都有所研究,但心理学更偏重的是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人格等心理特征方面的问题;精神病学则更加关心病理问题,如脑功能、药理等。

误解三: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小伙伴们伤心不已。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误解四:学心理学的人都是不正常的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也是因为大众传媒的误导所引发的。在不少影视文艺作品中,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尤其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为突出)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例如电影《无间道》的精神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与来访者发生了某些不应发生的关系。又如电影《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自己就患有严重的人格分裂症。但现实的情况是,心理学所囊括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影视作品的涵盖。

误解五:心理学家都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张甚至歪曲。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

人们为什么会误解心理学

一直以来,学心理学的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境,人们会觉得心理学高大上,会觉得心理学就是心灵鸡汤,会觉得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媒体的影响所致。

用心理学专业的解释,可以叫做知觉的可得性性偏差。恰恰是因为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和生活更加接近,而大众爱看的一些电视节目和电影的一些话题会和心理学沾边,非专业的人不会去看一些科学报道,也没有机会接触到心理学专业的东西,日常生活中这些非常容易获得的信息,使得人们对心理学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具体来讲,人们由于受记忆力或知识的局限,现在进行预测和决策时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够凭想象构造而得到的信息,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但这只是应该被利用的信息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其他的必须考虑的信息,他们对于正确评估和觉得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人们的直觉推断缺忽略了这些因素,卡尼曼与特维斯基(1974)把上述现象称为可得性偏差。

比如人们往往倾向于大量关注热门股票,从而在与媒体的接触中做出其上涨概率较大的判断。而事实往往相反,很多较少关注的股票的涨幅通常大于热门股票的平均涨幅。再举个通俗的例子,在交通工具中,飞机、火车、汽车哪一种更危险?很多的朋友下意识地说飞机最危险。据美国全国安委会对1993~1995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相对于汽车和其它交通工具,飞机大概每飞行300万次才发生一起故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乘客每天做一次飞行,那他要不停的坚持8200年才可能赶上一次空难。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60年里,飞机失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在有代表性的3个月里汽车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少。所以,无论从交通工具本身、乘坐安全系数、驾驶员素质、事故率、死亡人数等方面来看,飞机都是远远超过汽车、火车等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为什么相比而言其他学科没有面临这样的尴尬呢?和生活离得很远的一些学科,生活中人们几乎不会有任何接触,连了解都没有,也就谈不上误解。

有人就说偏见比无知更可怕,人们对于心理学狭隘化的了解使得心理学专业的人很尴尬。另外,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时间不过几十年,也导致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新鲜”的学科。改变这种尴尬局面的办法,也可以靠媒体来解决,比如办一档心理学的科普节目,可以涉及认知到应用,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又带有科学意味的话题。还有一个好消息,《心理学的十万个为什么》一套丛书正在编写中,相信它的出版发行也会让人们更加了解心理学。

幸福生活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扬扬得意、意气风发,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研究了。

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人一降生,就是带着心理能量来的,虽然这种能量是潜在的和不成形的。 同时,一定的生活环境便会将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一下子包围起来。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早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导向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暴力家庭,他的心理上就会发展不健全,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古怪、情绪反常、十分叛逆的人,他可能早早辍学,不愿回家,讨厌家庭,讨厌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他,如果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自小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懂得尊敬长者,懂得好好学习,珍惜家庭温暖——他将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人不同的心理;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

“生活如流水”,人们经常如是说,可这个比喻并不怎么恰当。静静流淌的水囊括不了生活的全部内涵。生活,应该说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穿峡谷、过险滩、漫平原,九曲十八弯,时缓时急,直至奔腾入海。人则是这条大河上的航行者,时而激动万分,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又迷茫惆怅,但终归还是保持向着海的航向,这就是生活中人的心理写照。

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互助地相处。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