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个着名的归因理论,用来解释与分析个体成败的原因。行为的归因受三个维度的影响。内外在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大多数爱赌的人通常是缺乏自信与能力的人,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上。显然爱赌之人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一般来讲人人都存在点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
赌博的目的,并非纯为了赢钱,因为它还是一种富有吸引力与刺激性的娱乐,能够满足精神上的需要,站在赌博上的立场而言,赌博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取我胜利,即是没有金钱上的输赢游戏,参加者也总是渴望能够获胜并打败对手的。
研究发现,赌博之中最有意思的心理奖励是“差点就赢”。老虎机和即刮即奖等赌博方式经过专门设计,让人产生强烈的“差点就赢”感觉。在学习和训练一种技能时,“差点就成功”是一种很有用的反馈,让你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已经十分接近目标了,鼓励你继续努力。
越来越多赌场开始使用智能卡,声称为客人带来方便,其实这是偷师商场——研究发现,消费者用信用卡、借记卡的时候会花更多的钱。专家指出,持卡消费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在心理上的内疚感较低。对于赌场来说,智能卡可加快赌钱的速度,赌徒不用再浪费时间往老虎机等机器里塞钱。智能卡还有一个秘密功能,就是收集赌徒行为的“大数据”,例如什么年龄或者职业的人喜欢玩什么赌局,玩的时间以及下注的数额都被记录得一清二楚。一些居心不良的赌场就借此推出相应的各种玩法和“优惠”来吸引毒瘾严重的人参赌。
在戒赌初期,应彻底断掉戒赌者的赌资,不予供给。同时,要让赌徒时刻担心赌博的危害后果,意识到赌博带来的不良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
戒赌者认识到赌博的危害后,开始使用转移疗法戒赌——为其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年轻人可培养其乐器、武术舞蹈之类的爱好,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广场舞、植物种植等爱好,以此转移对赌博的热衷,不至于无所事事只想赌博。
1、必须让戒赌者认识到,赌瘾是一种不能强行控制的病态,要戒赌不能强迫“一步到位”,可采取逐步减少赌注金额和赌博时间的办法,循序渐进戒赌。
2、对嗜赌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关怀,不要吝啬家庭的温暖和身体力行的鼓励,亲人言语之间切忌埋怨或恶语相向,否则可能导致其“破罐破摔”。
3、应鼓励嗜赌者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远离赌博的外部环境。
4、鼓励和支持赌友创业干实事,这种支持不应只是金钱上的帮助,更多应是技术上、信息上的扶持以及情感上的寄托。
1、成长中的青少年和儿童的赌博资源有限,一旦涉及赌博活动,轻则对学习生活有所荒弃,也会把原有特定用途之金钱-例如午饭钱或购买学习用品之金钱-用于赌博。
2、一旦因赌博而输掉金钱,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十分不足,而且难以宣之于口的禁忌。因此,来自这方面的挫败难以得到舒解,也容易导至他们寻求一些不合适甚或是不合规范的方法来填补损失。
3、参与赌博会助长人们的侥幸心态,令他们误以为社会上是有以小博大、不劳而获的机会,但实际上能在赌博上赢取金钱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的;反之,赌博只会输掉金钱,陷入严重的财政问题。
4、赌博的坏处绝不只是输掉金钱,还会令人变得自私、认不清自我;要认清自我,世上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为重要。
5、当人们过份热衷于参与赌博,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强迫性行为,沦为病态赌徒。沉迷赌博会令人失去理智,无心工作,最终导致经济问题,继而发展成严重的家庭及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