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完美回击键盘侠
网络上发起口水战的内容很多:关于两性的、地域的、种族的……
为了与这些键盘侠们对抗,一个巴西的民权组织发起了叫做“Virtual racism, real consequences”的活动,活动的目的很简单:让键盘侠们嘴炮前三思,别以为隔着电脑别人奈何不了你们!
具体操作步骤是:他们从Facebook和Twitter上找到键盘侠们的地理坐标,顺藤摸瓜找到他们生活的小区,然后把他们的种族主义言论打印在大型广告牌上,立在他们街区(虽然用户名和头像被打上了马赛克)。
2、匿名让键盘侠没有牵绊
匿名讨论提供的是一种氛围:它让人离开了现实状态,到了一个虚拟环境。试问,哪一个“键盘侠”敢在当事者面前,说出自己在微博留下的那些粗口脏话?(即使不会受到报复的情况下)正因为没有了种种社会角色的牵绊,一个人可以有一种“重生”般的释放,也因此可以更加的不负责任。
3、社交媒体催动键盘侠的出现
社交媒体在内容上靠吸引不断活动的粉丝来维持运作,所以它自然要鼓励人们参与话题讨论:比如通过话题排行榜来告诉人们现在的热点是什么;通过推荐来不断告诉你现在的热点事件;微博的点赞排名机制,让每个人能够对优势意见一目了然。更不用说,朋友圈,本身也在不断提醒每一个人,再不发表点什么,就要跟不上朋友的节奏了。
然而,跟不断催动人参与话题的讨论相比,社交媒体提供的内容选择却是很少的。
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迫切希望世界了解他们的状态,抒发他们的想法。但现实是残酷的,如果只是自说自话,恐怕没有什么人愿意听。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搭上话题这趟 “ 出租车 ”,然后让它开到自己想去的方向。就像微信小编“蹭热点”来推销自己的公号一样:搭上了热点,很多平常无法轻易受到关注的群体或者观点,就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
许多人都抱怨自己感觉孤独,但他们反而更加热衷于网络上跟人辩论。原因是在辩论中,他们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成了一个虚拟的 “ 意见队伍 ” 里的一部分。这个虚拟的 “ 意见队伍 ” 如果加上了类似于维护道德、爱国主义之类的名头,就变得更加有吸引力。而这种为队伍,为真理奋斗的感觉,会给予他们崇高和安全感。
在网络上对一些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自己说的话,最起码要做到不说脏话,不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要做到最起码的尊重。有一些人因为一些电视电影中虚构的情节就对一个演员或什么人进行人生攻击或是侮辱是很不理智很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有人诅咒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对于这样的人就应当接受广大网友的唾弃。
一些公众人物在受到这些“键盘侠”攻击后,有些人选择无视,也有一些人高调回应。在回应时难免有一些过激的言语。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和大家一样,相信大家在自己受到侮辱后也很难不生气吧。但在回应时还是应当注意分寸,毕竟公众人物相对于大家来说影响力更大,若是语言不得体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