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护理治疗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预防中风捂住“心脏的耳朵”
2015-11-18阅读:1044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积极转复和维持正常心律(即窦性心律),其二是药物抗凝治疗,第三个措施是近年来逐渐开展起来的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工作。……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和预防

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都是致命的一号杀手,心血管疾病有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冠心病,房颤,早搏(心率失常)等。脑血管疾病有脑卒中、脑出血、脑梗塞等。徐主任还总结了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态的九字箴言。具体而言就是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戒烟,控制体重,多食果蔬,增加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心脑血管疾病重在预防,而控制血压和血脂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

高血压为何会引发脑卒中?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指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偏瘫)、舌强言蹇、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高血压是引起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的痉挛,造成血管壁的损伤,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硬化。由于血压升高时,脑血管反射性收缩,血压长期持续升高,造成脑循环调节紊乱,小动脉壁变性,或中动脉脂质沉积,粥样脂质斑块形成。一旦血栓形成,即可能发生缺血性中风;当血压过高时则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发生出血性中风。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颤动作为心血管的常见疾病,简称房颤,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这是心脏内电路发生问题后导致的。目前还没有找到房颤的根本致病原因,但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等。酗酒或嗜酒、长期精神紧张、严重感染等也有可能引起房颤。

房颤会使人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容易感到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或气短。房颤更大的危害是其带来的并发症。它主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临床上最常见是的脑栓塞,即脑中风(卒中)。一旦发生卒中,极易致死和致残。

捂住“心脏的耳朵”预防脑中风的原理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积极转复和维持正常心律(即窦性心律),其二是药物抗凝治疗,第三个措施是近年来逐渐开展起来的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卒中的工作。左心耳封堵能预防卒中,实际上还是来源于对房颤卒中机制的认识。已知心脏有2个心房、2个心室。在心房的前外侧,有一个外形象是耳朵的结构,称为“心耳”。心耳在解剖上是一个盲端,经一个狭窄的颈部与心房腔的体部相连。心房本身的压力就低,而心耳又是一个盲端结构,因而心耳内的血流平常就比较缓慢。

当发生房颤时,整个心房已完全丧失正常的收缩功能,此时心耳内的血流就更为缓慢,甚至趋于淤滞状态。淤滞的血液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很大。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就可随血流播散到各个器官。如果栓塞了脑动脉,即可导致脑梗塞(卒中)。可见,血栓的形成,关键在于心耳。这种“捂住心脏的耳朵”来预防卒中的方法,在国际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重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