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时令养生 >> 冬季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原因
2018-03-04阅读:11415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冬季支气管炎的原因
二、冬季支气管炎如何预防
三、冬季支气管炎怎么办

冬季支气管炎的原因

1、支气管炎的原因

吸烟: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香烟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氰氢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下降。并能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以及腺体分泌增多,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诱发感染。

大气污染: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及臭氧等对气道黏膜上皮均有刺激和细胞毒作用。据报告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mu;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就显着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蔗尘、棉屑等亦可刺激损伤支气管黏膜,使肺清除功能遭受损害,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冬季支气管炎的原因

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为本病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细菌感染每继发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气道黏膜受损的基础上发生。

2、支气管炎的症状

咳嗽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少。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患者则四季均咳,冬春加剧,日夜咳嗽,早晚尤为剧烈。

咳痰一般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晨起较多,常因黏稠而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黏度增加,或呈黄色脓性痰或伴有喘息。偶因剧咳而痰中带血。

气喘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由于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痰液阻塞及支气管管腔狭窄,可以产生气喘(喘息)症状。患者咽喉部在呼吸时发生喘鸣声,肺部听诊时有哮鸣音。冬季支气管炎的原因

3、支气管炎怎么检查

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X线检查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深。在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并不增高,淋巴细胞相对轻度增加,细菌感染时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痰涂片或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有时能发现致病的病原体。

冬季支气管炎如何预防

1、洗脸的时候使用冷水可以起到预防支气管炎的作用。支气管炎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其抵抗力就会减弱,所以支气管炎患者必须加强抗寒的能力。保证每天用冷水洗4次脸,每次保持5分钟以上,这样可以大大加强抗寒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2、经常游泳能够有效防止支气管炎的发生。支气管炎患者不仅要在发病期进行治疗、加强疾病的控制,而且在病情不重的时候还要积极预防。在夏天积极参加游泳运动就是预防支气管炎的有效措施之一。据医学资料显示每天坚持游泳超过30分钟,坚持90天以上患者的肺活量就能够提高至少500毫升,多进行击打按摩能够有效防止病情的复发。比如双手握拳分别敲击自己的胸部和背部,重复交替敲击。每天至少敲击2轮,每轮至少敲击200次,敲击300次对病情的防止更加有利。敲击的力度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渐加重,敲击频率也可以适当加快。冬季支气管炎的原因

冬季支气管炎怎么办

1、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不同类型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服用祛痰、止咳、抗感染的药物;对于转为慢性的患者,要对症用药、坚持用药。

2、润肺清肺:使用药物、蜂蜜、清淡食物等方法润肺、清除肺部淤积的毒素。

3、调理肝肾:治疗从肝肾入手、平衡阴阳、进行全身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力。

4、调整饮食:清淡、低钠的饮食可以止咳、平喘、化痰,还可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如梨、柑橘、核桃、蜂蜜、菠萝、藕、大白菜等。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补充热量和蛋白质,尤以动物蛋白(如鱼类)、豆类蛋白等优质蛋白为主。

5、如果是咳嗽急性发作期,特别是伴有发烧,要食用半流质的清淡食物、多喝水,用于湿化痰液、利于咳出。同时也可减轻消化道负担、利于吸收营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