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预防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听自然音可减轻耳鸣症状
2015-12-24阅读:10778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如今苏州患耳疾的市民越来越多,竟然占到所有疾病种类的四分之一。其中,近几年来,年轻人患耳疾的比例正在逐渐升高,特别是高压力下的白领人群,发病率越来越高。……

年轻人患耳疾比例升高

今年爱耳日活动主题为:“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据苏大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主任医师刘济生介绍,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2057万,其中儿童患者约为200万人,7岁以下儿童约80万,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9.52%。,此外,听力障碍者数量还以每年2~4万的速度递增。

而在苏州地区,近几年市民患耳科疾病的几率也很高,在苏州几乎占所有疾病种类的四分之一,其中,30%以上的老年人有听力障碍,需要康复服务和帮助。而听力残疾患者中,以小儿先天性耳聋为主,也有少部分为后天性耳聋,这样的病例多为老年人。

虽然高发人群仍是老人与儿童,但近几年年轻人患耳疾的比例也逐渐升高,特别体现在高压力下的白领人群。刘济生告诉记者,耳科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中耳炎、耳聋、耳鸣等。近日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多以中耳炎居多。

青少年易患突发性耳聋

据刘济生介绍,除了先天的遗传性耳疾,错误用药、重金属制剂、过度焦虑、经常戴耳机、耳内发炎等都可导致耳聋。特别是现代,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过重,患突发性耳聋的人数逐年递增,尤其在开学前后。另外,长期使用随身听或经常唱卡拉OK造成耳损伤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刘济生强调,由噪声引起的耳疾已越来越不容忽视,噪声可以导致听觉器官的损伤引起耳聋。噪声创伤在现代社会中已极为常见,已被认为是世界性七大公害之一。另外,刘济生还提醒尤其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安全。其中链霉素引起的耳毒性作用尤为突出,它们主要损害内耳和听神经,表现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耳聋等症状。

对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刘济生表示,不可掉以轻心,应立刻到医院请耳科专家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听“自然音”可减轻耳鸣

刘济生提醒,春季温差较大,儿童容易感冒,鼻腔分泌物中细菌可经咽鼓管污染耳部,引发中耳炎,如治疗不及时,可能损害耳神经,导致听力下降,如孩子感冒后头痛、流鼻涕症状消失了,却出现了耳堵胀、耳痛等耳部症状,应立即送医。

为了尽量避免儿科疾病的发生,刘济生提出要养成以下五个良好的习惯:1.避免经常或者使用不干净的指甲等掏耳朵,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2.远离噪音,如远离或避免燃放大型烟花爆竹;年轻人尽量少去嘈杂的KTV或舞厅。3.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经常熬夜;4. 尽量不用或少用随身听,特别是音量过大时噪音刺激很强,久用后会造成噪声性耳聋。5. 戒烟酒和咖啡因,这些可使耳鸣加重。

另外,如果因耳鸣无法入睡时,试着打开收音机,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可以掩盖有害声音,听一听“自然音”如潺潺流水声,亦可减轻耳鸣。

提醒新妈妈:

婴儿哺乳不要躺着喂食

鉴于儿童的耳疾高发病率,刘济生表示还有几点要特别提醒新妈妈们注意:

1. 对初生24小时内的婴儿首先进行听力筛查,对可疑听力障碍的婴儿进行定期跟踪检查,一旦确诊耳聋,可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如植入人工耳蜗。

2.给婴儿哺乳时要注意姿势,不要躺着喂食,否则稍不注意或婴儿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发感染。

3.给孩子洗澡时慎防入水,不要随意给孩子乱挖耳朵,这样容易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化脓性中耳炎。

4.婴幼儿搭乘飞机要谨慎,因为飞机起飞下降时造成的巨大压力有使婴幼儿耳膜穿孔的危险。这时,让婴幼儿张嘴吃东西,可以缓解耳腔内的压力。

5 .防止病毒感染及高热,如发现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要及时治疗。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