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氯噻嗪:小儿2mg/(kg·d),成人每次25~50mg,每日3次,服药过程中应限制钠盐摄入,同时应补充钾(氯化钾60mg/d)。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利钠大于利水,血容量减少而刺激AVP分泌与释放,肾小球滤过率减少,适用于轻型或部分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
治疗注意事项:长期服用可能会损害肾小管浓缩功能,需长期补钾,还可引起胃肠道副反应、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
2、氯磺丙脲:每次0.125-0.25g,每日1-2次,口服。服药24小时后开始起作用,4日后出现最大作用,单次服药72小时后恢复疗前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远曲小管cAMP的形成,刺激下丘脑视上核或神经垂体促进AVP的合成与释放。也有人认为该药可加强AVP作用于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受体,从而增加AVP的周围作用。
治疗注意事项:其不良反应为低血糖、肝功能损害、低血钠或水中毒。与氢氯噻嗪合用可减少低血糖反应。
3、氯贝丁酯(安妥明):每次0.5-0.75g,每日3次,口服,24-48小时迅速起效,可使尿量下降,尿渗透压上升。本为降血脂药物,其抗尿崩作用可能是兴奋下丘脑分泌释放AVP或可能延缓AVP降解。与DDAVP合用,可对抗耐药。
治疗注意事项:长期应用有时可致肝损害、肌炎及胃肠道反应。
4、卡马西平(酰胺咪嗪):本为抗癫痫药物,其抗利尿作用机制大致同氯磺丙脲,每次0.1g,每日3次,口服,作用迅速,尿量可减至每日2000-3000ml。
治疗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疲乏、眩晕、肝损害与白细胞减少,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
5、吲达帕胺(寿比山):为利尿降压药,其抗尿崩作用机制可能类似于氢氯噻嗪,每次2.5~5mg,每日1-2次,口服。
治疗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监测血钾变化。
尚不明确。
日常护理
1、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2、由于多尿、多饮,应该在身边备足温开水。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喝得太多避免水中毒。
3、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皮肤、黏膜的清洁。
4、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严禁自行停药。
5、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刺激。
6、定时记录尿量及体重变化,以了解病情变化。门诊定期随访。
饮食调理
增加营养,饮食宜少盐,便秘者可以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芹菜等。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和含盐过高的食品及烟酒。忌饮茶叶与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