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1.2、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1.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发生中暑的情况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痛、眩晕和浑身没有力气,并且会随着高温的影响,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是意识丧失的症状,患者需要警惕在中暑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有多重器官衰竭的可能,这种情况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中暑当做小事。
如果患者出现中暑的症状后应该立刻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的位置休息,同时还需要补充凉盐水或者是通过去医院输液进行治疗,出现休克或者是脑水肿、肺水肿后应该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I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日)射病(heatstroke,sun stroke)。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中暑的高发人群
1、肥胖者。胖的人皮下脂肪厚,比较不容易散热,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因为每单位时间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险群。
2、剧烈运动超过体能可负荷者。因为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愈大,产热愈多,容易中暑。
3、水分补充不够,不利身体排汗。
4、睡眠不足。排汗需要好的心肺功能,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才够,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时,通常心肺功能较差,影响排汗。
5、腹泻。如果最近猛拉肚子,容易因流失过多水分导致身体缺水。
6、使用抑制排汗的药物,例如含抗组织胺的感冒药,副作用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而排汗需要靠副交感神经系统运作,一旦被抑制,会影响排汗功能;另外若使用精神科用药锂盐或利尿剂,可大量排尿,身体易缺水。
7、有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
8、使用安非他命者。因为安非他命是交感神经兴奋剂,可使心跳加快、身体大量产热。
9、有代谢疾病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代谢率高,体内产热也多。
10、好胜心强、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参加运动竞赛时为求胜而做超出体能的运动。
11、先天汗腺不发达,不太会流汗者。
中暑的危害
产生热衰竭,由于人体持续暴露在高温下失水失盐过多,常表现为疲乏无力、极度口渴、烦躁不安、极度虚弱、食欲不振、头疼、恶心、呕吐和腹泻,重症者出现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皮肤冷而弹性差、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微弱且缓慢和血压降低等。
产生热射病,医药代理网解析高温使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易致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皮肤灼热、干燥,多数人因汗腺疲劳以致功能衰竭呈无汗症,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
产生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损失过多的钠盐,发生水盐平衡失调,又因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分,致使水分进入肌肉组织,产生肌肉痉挛性疼痛(抽搐),痉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体温正常或仅为低热。
产生肾功能衰竭,药品招商表示常由脱水、横纹肌溶解、低灌注、溶血产物过多和尿酸盐等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