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历时1年多研究发现,对艾滋病病毒血清单阳配偶(仅一方血清反应阳性)中阳性一方实施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病毒在配偶间的传播,首次证实了“治疗即预防”的公共卫生预防策略的有效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邵一鸣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历时1年多研究发现,对艾滋病病毒血清单阳配偶(仅一方血清反应阳性)中阳性一方实施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病毒在配偶间的传播,首次证实了“治疗即预防”的公共卫生预防策略的有效性。12月1日,《柳叶刀》杂志发表这一研究论文并配发专家述评,其编辑部同日还为该论文在伦敦发布了新闻稿。
研究小组对我国艾滋病疫情和治疗随访数据库中的38000多对单阳配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抗病毒治疗配偶24057对、未接受治疗配偶14805对,研究随访时间最长的达9年。研究发现,接受抗病毒治疗组配偶间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比不治疗组艾滋病病毒传播率减少26%。研究同时发现,抗病毒治疗的适用性和可持续性因单阳人群的不同而不同。总体上,治疗的有效预防时间不长(只有1年~2年);对性传播人群、献浆感染者疗效最好,对注射吸毒人群或CD4细胞水平较高(>550/ul)者则无效。
邵一鸣说,这一研究首次证明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防治工作中,“治疗即预防”是一项可行的公共卫生策略。但这一预防策略的保护程度、适用性及可持续性有赖于治疗人群的具体情况。例如,在CD4细胞水平很高或注射毒品的人群中,治疗与不治疗二组间未显示保护效果。这可能与身体健康的高CD4水平的病人难以长期坚持服药,或注射吸毒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等有关。
《柳叶刀》配发述评称,该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从长远看,动员社区、区域、国家和国际资源,对所有高危人群提供每年至少一次艾滋病病毒检测,继续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才能使“治疗即预防”策略落到实处,使其在最终逆转艾滋病疫情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