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在中医临床医学上,很早就有针对阳虚发热这种病症的研究和记载了。因此,阳虚发热其实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词。……
在中医临床医学上,很早就有针对阳虚发热这种病症的研究和记载了。因此,阳虚发热其实是一种中医病证名词。
什么是阳虚发热?该病是指病人阳气亏虚,火不归原所致的虚热,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关于该病的中医学记载研究可见《丹溪心法·发热》以及《医碥》。
阳虚发热的病因是什么?
阳虚发热是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因此这才是病人阳虚发热的病因所在。
阳虚发热的并发症有哪些表现?
阳虚发热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咽喉痛,同时,患者面赤如微酣,或两颧浅红,游移不定,渴欲饮水,或咽喉痛而索水置前却不能饮,肌表虽大热而重按之则不热,或反觉冷,且两足必冷,小便清白,下利清谷,脉沉细或浮数无力,按之欲散。治宜温热之剂,温其中而阳内返,温其下而火归元。误投寒凉立死。
阳虚发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中医学上记载,阳虚发热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伏脉、阳虚体质、阴盛阳虚、阴阳气血失衡、畏寒、脉沉缓或沉细、腰膝酸软、头晕、低热以及面色苍白。
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觥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阳虚发热的中医治疗办法是什么?
在中医临床医学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法则强调温补阳气,引火归元。有方药一则克主治阳虚发热这种疾病。
方药:金匮肾气丸。
本方为温补肾阴的常用方剂,虽为温阳方剂,但方中却配伍了养阴的方药,其意义在于阴阳相济。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阳气,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山药、茯苓补肾健脾,丹皮、泽泻清泄肝肾以为佐。短气甚者,加人参补益元气,便溏腹泻者,加白术、炮干姜温运中焦。
总而言之,中医学专家温馨提示阳虚体质的人,在饮食方面,不能“恣食冷饮”,既要少吃梨、荸荠等性质寒凉的食物,又要避免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冰冻食品,同时要做注意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来抵抗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