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并发症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如何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2015-01-15阅读:8896 学员编辑 收藏

养生导读:糖尿病人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要如何避免患上糖尿病并发症,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只有控制血糖就可以了,但糖尿病并发症并非这么简单,它的危害更大,不仅影响生活,还危及生命。因此怎样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每个糖友应该知道的事情,下面介绍一些科学地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1、严格控制血糖
要控制好血糖就要驾好糖尿病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这五辆马车,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而糖尿病人应养成自我监测血糖和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的习惯。每三个月去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少去眼科门诊一次,检查眼底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常测血压,做心电图,了解心脑功能情况。
2、严格控制血压
尽量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如何科学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3、情绪稳定
情绪与糖尿病有着密切而微妙的关系,因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故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4、节制饮食
糖尿病人本来就多食,尤其是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食谱,控制主食如米、面及淀粉类食物,忌食糖和糕点,有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类、肉类等等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5、多饮水
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
6、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
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蛋白质应控制在每天每公斤体重0.6~0.8克,且以易消化的鱼类、瘦肉为佳。
7、限制食盐
食盐摄入应有限制。糖尿病人菜肴应尽可能淡一些,食盐摄入量应在每天6克以内。
8、充足的维生素
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对人体脏器有保护作用。
9、禁止吸烟
吸烟是加重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对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把戒烟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组成部分。吸烟能显着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加速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
10、少量饮酒
少量饮酒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自由基,疏通血液循环。但每日饮啤酒应少于200毫升,葡萄酒少于100毫升,白酒少于20毫升,才对健康有益无害。
11、处理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生理剂量胰岛素降糖能力的降低,如存在显着的胰岛素抵抗将对血管产生损伤,促使胰岛功能恶化。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腰围增粗(腰围男性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大于等于80厘米)和空腹甘油三酯大于等于1.7毫摩尔/升。处理方法为减肥、运动及控制饮食,必要时用胰岛素增敏药物。胰岛素抵抗越早处理疗效越显着,越晚处理则疗效越差。

如何科学地避免糖尿病并发症

12、预防感染
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成为危及生命的因素。故应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要经常洗澡,皮肤破损、疖肿、毛囊炎应及时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饭后刷牙漱口,患有牙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积极治疗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以消除发生肺炎的隐患。
13、注意护脚
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足的皮肤破损或足癣感染等,均可发生或发展成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甚至发展成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有时被迫截肢或感染扩散到全身引起危及生命的败血症。故糖尿病人应穿宽松的鞋、经常换袜子,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每晚用45℃左右热水泡洗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用手撕脚及和5、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皮损招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
14、适当运动
运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一环,也是增强耐寒能力及抗病能力的措施,可根据年龄及健康状况积极、适当地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舞剑等健身锻炼,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调节血糖,稳定病情是十分有益的。
15、减肥
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第一步就是减肥,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尤其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良好的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都有良好的帮助。
16、心理调整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愿接受、不能正视自己的病情,采取“鸵鸟”政策,从而延误了治疗时间。向红丁说,还有一些糖尿病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患上了抑郁症。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

糖尿病肾病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后期难以治愈,并且会危及到生命。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如何?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也是治疗较为彻底的方法。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讲究的是辩证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虚实合理的配药,这样才更有针对性。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如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脏合并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属于继发性肾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而导致治疗困难,预后差。中医药治疗本病,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对早中期病人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晚期病人亦可起到改善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的良好作用,从而成为深受该病患者青睐的有效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如何?

1、“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为主要病理

消渴病肾病必从消渴病发展而来。临床以糖尿病症状加蛋白尿和(或)水肿为主要表现。消渴之病,本系阴虚燥热,若迁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则阴津愈耗,阴伤耗气,阴损及阳是其基本的病理机转和发展趋势。

且消渴病多禀赋亏损,《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常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证;阴伤不止,同时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候;气虚失摄,精微外泄,则出现尿多尿浊;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微外泄增多,水湿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从而尿浊浮肿并见;若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气失司,气血俱伤,血脉瘀阻,浊毒内停,则诸证迭起,最终导致肾气衰败,五脏受损,三焦阻滞,升降失常,水湿浊毒泛滥,转为气机逆乱之“关格”、“肾衰”。

2、“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为辨治原则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据笔者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阴多虚,且阴虚气耗,甚则阴损及阳,燥热或湿毒之邪亦多兼见之,总之以虚证多见,虚多邪少。故治疗多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临床当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夹瘀证,多见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频清长,腰酸乏力,舌质暗红苔干,脉细稍数,治宜滋阴益气,清热活血,用知柏地黄汤加丹参、桃仁等;如系肝肾阴虚,气虚夹瘀证,多见双目干涩,五心烦热,口干苦饮,腰酸腰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用左归饮或一贯煎或杞菊地黄丸加当归、丹参、鬼箭羽等;若系脾肾气虚,瘀浊内蕴证,多见其短气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体胖大,质淡齿痕,脉虚弱,治宜补益脾肾,益气活血,用济生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等;若系脾肾阳虚,瘀浊内阻证,多见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高度浮肿,脘腹胀满,时有呕吐,尿少,大便秘结,舌淡胖,脉沉弦,治宜温肾利水,化瘀泄浊,用温脾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上述各证,均以正虚为主,邪实次之,故均以补益之法为主,祛邪为辅。

3、“肝脾肾同补,独重补肾;阴阳均补,偏重滋阴”为治疗要点

消渴病发病的病理关键当首责之于脾,脾为病变启动病位。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烟酒炙煿,及劳倦内伤等,导致脾胃受损。而过度情志刺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消灼浸液,亦引发消渴。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失固摄封藏,精微外泄,日久精元流失,阴损及阳,水饮内聚,浊毒内生,而成为“关格”、“肾衰”之危候。故消渴病肾病多责之肝、脾、肾。

治疗时当据证或偏补一脏,或二脏、三脏同补。但三脏之中,独重补肾,故临床多用六味地黄汤为主加味治疗,即体现治疗该病当以补肾为首务。但肾乃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元阳,故治疗或补其阴,或助其阳,或阴阳并补,但临床偏重滋补其阴。上述所言知柏地黄汤、左归饮、一贯煎、杞菊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均是以滋补肾阴为主,即便是温补肾阳之金匮肾气丸亦是六味地黄汤加附桂而成,体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旨。

4、“结合西医研究成果,坚持活血化瘀抗凝”是重要治疗环节

因补益之品多有壅满胀腻之弊,故治疗糖尿病肾病在补益气血阴阳,或补养肝脾肾等脏的同时,当配以活血祛瘀药物,既可使补益药物活泼畅荣,而无壅腻之弊,又能使补益之力得以充分发挥。常用药物有当归、丹参、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田三七、赤芍、郁金、地龙、水蛭、三棱、莪术、酒大黄、毛冬青、益母草、鬼箭羽等。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可使益气养阴温阳药物之疗效相得益彰。

临证中尚需注意,糖尿病肾病虚多邪少,但湿、热、瘀、水、毒等标实之邪在各期中均可夹见,阶段不同,主次不等,程度各异。早期以热、瘀、湿等为主,在治疗中多选用黄连、知母、牛蒡子、半枝莲等;活血化瘀则多选用川芎、赤芍、丹参、益母草、鬼箭羽、泽兰等;中后期水饮、浊毒渐成主要矛盾,利水多用茯苓、猪苓、车前子、冬葵子,尤可选用有双效作用的黑豆健脾利水,泽兰、王不留行化瘀利水,桑寄生补肾利水等;祛湿浊毒邪则选用土茯苓、虎杖、生大黄、茵陈、蒲公英、苏叶等。

尿中蛋白为水谷精微化生,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亏虚,遂形成恶性循环。故如何尽量减少尿蛋白量也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可酌情选加萆薢、芡实、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玉米须等,选药得当,疗效尤佳。

中药辩证治疗糖尿病肾病:

肝肾气阴两虚型主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咽干燥,大便偏干,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舌暗胖,脉弦细。治则: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基本方:生地30g,元参30g,山萸肉、太子参、葛根、麦冬各15g,丹参30g,花粉30g,牛膝12g。

脾肾气阳两虚型主证:神疲乏力,腰膝酸痛,面足水肿,畏寒肢冷,纳呆便溏,舌胖有齿印,脉细无力。治则:补益脾肾,益气活血。基本方:黄芪、党参、猪苓、茯苓、丹参、木瓜各30g,细生地20g,葛根、仙灵脾、泽泻、泽兰各15g,麦冬、当归各12g。

心肾气阳两虚型主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腰膝酸痛,尿少浮肿,畏寒肢冷,甚则喘不能平卧,舌胖暗有齿痕或舌质紫暗,脉沉细无力。治则:益气养心,通阳活血利水。基本方: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猪苓、茯苓、丹参、葶苈子各30g,桂枝6g,泽泻、泽兰各15g,桑白皮12g,车前子15g。

兼挟证候兼有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各10g,赤芍12g;兼有肺胃燥热,口渴明显,加生石膏30g,知母10g;兼下焦湿热尿频、尿急、尿热、尿痛,加土茯苓、石韦、生地榆各30g;兼血虚,面色苍白,口唇淡白无华,加生黄芪30g,当归、枸杞、熟地各10g;兼湿热中阻,恶心呕吐,苔厚腻,加陈皮、半夏、茯苓、竹茹等各10g。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如何

在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同时,还应加强基础治疗:

(1)优质低蛋白饮食。合并水肿、高血压者应限钠,予低盐饮食。

(2)控制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加速糖尿病肾小球损害的进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控制高血压可使尿蛋白排出减少,可使肾功能降低的速度减慢,延长患者寿命。

(3)严格控制血糖。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代谢紊乱的慢性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已证实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到,糖尿病本身的危害性并不大,而糖尿病的并发症才是真正的危机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呢?糖尿病肾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除此之外,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还有大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

为了防止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更加的严重,大家一定要认真的了解下这个常见疾病,以便做好预防护理措施,更好的避免糖尿病的出现。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个重要器官,各种并发症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所有原因的死亡增加1.5-2.7倍,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失明高10倍,下肢坏疽及截肢高20倍;此外,糖尿病肾病是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2、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为重要。

(1)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其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3、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①伴随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②缺血性脑卒中;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危险性增高等。

(2)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

(3)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功能。临床表现为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阳痿等。

4、糖尿病足

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

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有哪些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当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三高一低)时称为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继发肾病综合症不到10%,但由于糖尿病是常见病,糖尿病肾病所致肾病综合症占继发性肾病综合症的10%、全部肾病综合症的2%,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常伴有高血压、肌酐清除率下降,如不经治疗,一般四年内发展至慢性肾衰竭。

6、其他

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水肿)、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其他眼部并发症。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但临床表现和自觉症状较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