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现在糖尿病人越来越多,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胖子,俗称“糖胖胖”。那么,肥胖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胖子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多为胖子?
长期持续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统计表明,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体重超过正常值20%,糖尿病发病率为2%;体重超过正常值50%,其发病率可高达10%。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增加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增加30倍,糖尿病的危险与肥胖持续时间以及肥胖程度有关。而且,腹部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臀部型肥胖的人,腰围/臀围的比值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
在2型糖尿病人中80%是肥胖者,60%肥胖患者有糖耐量低减。故肥胖与糖尿病“密不可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可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
根本原因在于肥胖者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土壤”,叫做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血糖激素。人在进食后将大量的糖份吸收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只有依靠胰岛素,血糖才能进入细胞,被人体利用,同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被胰岛素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许多学者认为肥胖者的细胞,特别是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为满足代谢的要求,胰腺必须分泌比正常值高出5~10倍的胰岛素。也就是说肥胖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以使葡萄糖得到正常利用。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胰腺就会大量合成胰岛素,造成肥胖者血胰岛素水平大大高于普通人,这就是所谓“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早期还可以通过高胰岛素血症来勉强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随后就有可能由于过度工作,胰腺合成胰岛素的功能就渐渐衰竭,胰岛素的生成就渐渐不够把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久而久之,胰脏发生疲劳,最终不能充分生产胰岛素,中年以后肥胖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
从肥胖到糖尿病的进展一般为:肥胖→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致残及死亡。
二、肥胖患者有哪些情况需要警惕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如果同时出现其他不利情况,很可能提示血糖已经出现了问题。肥胖者遇到下列健康困扰时,最好去正规医院测一测血糖。
1、经常感冒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对免疫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肥胖者免疫力下降,经常感冒,而且恢复得比别人慢,很可能提示内分泌代谢系统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2、每天打鼾
这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标志性症状。从整体上看,成年人的患病率约为4%。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达到23%以上。而在OSA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40%。有打鼾习惯的胖人绝对是糖尿病高发人群。
如果你是胖子,而你没有以上说的两条症状,不要高兴的太早,更可怕的在后面,胆小的就不要点了。
3、餐前低血糖
不吃早饭时,没到11点就饿,吃了早饭饿得更厉害。肥胖者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不听使唤”了。最好去做个口服葡萄糖耐量延长试验,检测胰岛素水平。
4、手指麻木
周围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如果你时不时觉得手指尖、脚趾头刺痛、麻木,很可能是高血糖的“杰作”。
5、突然更胖
有研究证实,对肥胖者而言,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5%。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重变化。如果突然发福,如1个月内体重增加2—3公斤,或腰围增长3厘米左右,最好去测测血糖。
三、胖子如何预防糖尿病?
肥胖病人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肥胖的人常常因减肥无效而苦恼,假如某天不费吹灰之力体重就掉下来了,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劝君去查血糖,十有八九是患上糖尿病了。肥胖的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肥胖者所造成胰岛素抵抗,使降糖药和胰岛素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血糖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当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疲惫不堪,胰岛素分泌枯竭时,糖不能利用而使血糖升高,而此时脂肪开始分解,体重也就减下来了。对于那些已出现糖耐量低减的人来讲,如果能及时调整或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如减肥、加强锻炼、采用科学的饮食结构等,可以使自己在掉入糖尿病的深渊前“悬崖勒马”。
第一条: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从这个排序能总结出一个规律: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第二条:少油少盐
吃油方面,国人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摄入量超标。每人每天的油摄入量为50克以上,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值,容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等问题;二是油的种类没选对。建议选用山茶籽油、橄榄油、亚麻籽油、紫苏油等,几种油轮换吃。国人盐的摄入量也几乎是推荐值的两倍。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相当于一啤酒瓶盖。
第三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天最少要吃够20种食物,最好吃到30种。早上可以用苹果、橘子、香蕉等做个水果蔬菜汁,晚上再用七八种材料煮粥,一天吃够20种食物并不难。得糖尿病后,担心主食升血糖太快,在此建议糖友多吃全谷物,如杂粮或杂豆。为了促消化,可以熬粥吃喝,并提前几小时将食材泡好。
俗话说要么瘦要么死~,瘦下来你会发现不仅远离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自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登上人生巅峰!下面还有更多狠招,赶紧动起来吧。
第四条:天天运动,保持体重
“吃得越饱,死得越早”、“腰带越长,寿命越短”这两句话有点难听,但很有道理。体重控制非常关键,建议大家通过腰围监测来调控。男性腰围别超过85厘米,女性别超80厘米。建议每人每天坚持锻炼半小时以上,尤其是年轻人。
第五条: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对科学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适当,冰淇淋、果脯类要少买。建议平时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坚果当零食。
第六条: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成人一天最少应喝1600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比每天喝水多于5杯的人,癌症发病率增加 35%。可乐、雪碧等甜饮料少喝。其含糖量很高,一瓶可乐里约含有12块方糖,容易导致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自己熬的绿豆汤、打的豆浆、榨的新鲜果汁等。
第七条:饮酒应限量
男性一天酒精的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女性不要超过15克。25克,就约等于50度的白酒一天一两;10度左右的红酒一天半斤;4度的啤酒,一天一瓶。
第八条: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新鲜食物最营养,卫生食物更安全。只要能吃到新鲜蔬菜,就要少吃酸菜、咸菜、泡菜、榨菜、酱菜;只要能吃到新鲜肉类,就应少吃腊肉、火腿、香肠、鱼干、熏肉等。
第九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这三类食物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富含膳食纤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要吃到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但多数人摄入不足,这易导致便秘、血糖升高、肥胖等问题;二是维生素C含量高,能提高免疫力,让血管和皮肤更有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三是富含钾,钠离子含量低,有利于调控血压。
第十条: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被称为“全营养食物”,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其最大的营养贡献是补钙。因此,每天应至少摄入半斤奶制品,最好一斤。鲜牛奶最好,买酸奶应选原味的。大豆或豆制品也应每天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因为其脂肪含量比肉类更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没有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