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糖尿病要控制饮食
食物带给我们能量,是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是如果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哪怕只是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升高,都应及时地提高警惕,在饮食结构上进行调整。首先要减少糖分的摄入,那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尽量少吃,最好能避免。即使是一些健康食品,也应首先考虑其糖分,如西瓜、葡萄、甘蔗等,更不要说奶油、糖果了。
其次要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并控制脂肪的摄入,动物内脏、肥肉等,以防胆固醇和血脂升高。高血脂、高血压会使身体的机能下降,跟糖尿病一起,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即使是主食,也要控制好食量,并且宜多吃粗粮。而菜类家多吃豆类和绿叶蔬菜,它们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一方面减少糖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身体对糖分吸收的速度。
2、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要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是患了病,也应保持适宜的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对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好处。
剧烈的运动是不提倡的,可以采取散步、打太极、跳广场舞等方式,最好由家人陪同,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因保持心情的愉悦。
运动个体化:患者运动量过轻达不到治疗效果,而运动量过强可能引发危险,如激烈的跑步会使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心衰等。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开展运动之前,应做相应的检查,并让医师帮助选择哪项活动与本人血糖或并发症之间相适应。即便是最简单的运动,如每次走路30分钟、每周3-4次,也要依据不同个体情况,放在餐前、餐后、早晨或晚上。
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要定期体检
3~6个月做一次糖化检测。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与糖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水平密切相关,它能最有效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是否达标。可以说,糖化是糖尿病的晴雨表。如果这个指标控制得好,会显着降低并发症,糖化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糖尿病相关风险会下降20%,减少1/5的死亡率,减少15%的心梗发生风险,减少30%-40%的微血管病变以及高达43%的外周血管病变。因此,定期做糖化检测很重要,建议每3~6个月测一次,小于6.5%达标,高龄老人应小于7%。
常做心电图。糖尿病可引起心肌炎症和冠心病,需定期查心电图心电图无异常时,可每半年检查一次,心电图有异常或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1、肾病
由于糖尿病是由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一旦危及到肾脏,就会导致肾脏疾病,此种情况引起的肾病比单纯的肾病更难治疗,因此预防更重要。
2、视力模糊
糖尿病还会引起视网膜病变,一方面是因为糖尿病人更易感染上炎症,另一方面,由于代谢异常,会引起视网膜的损害,使微血管的调节功能失常。这是很多糖尿病人到后期经常出现视力模糊的原因。
3、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相当危险的,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会在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发作,后果非常严重。糖尿病患者得血管疾病的几率比其它人群要高出4倍左右,主要是因为心肌和微血管发生了病变,从而促使心脑血管疾病更容易发作。
4、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该糖尿病人的脚部出现溃疡和感染,是一系统的病症在足部的集中体现,甚至引起足部的畸形和行走困难。溃疡也可能会表现在身体的其它部位,但足部是最典型,也是最易发生的。
疲乏无力。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全身无力,这主要是因为机体细胞内堆积了代谢产物。
腹胀便秘。糖友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可能是胃肠蠕动减慢,也可能与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有关系。
双足麻木。糖友出现末梢神经炎,双足会有刺痛感,之后处于麻木状态,穿袜子可能都没有知觉。
皮肤变色。足部缺血,双足会有苍白、发凉症状,不久还可能变成暗紫色。糖友如出现严重足部缺血,是足部发生肢端坏疽的信号。
视物不清。视物不清楚的表现,常是近视物体看不清,远视物体能看清,这也是在提醒糖友眼部调节功能降低,或是有轻度白内障。
视野变红。如果糖友视野变红,恐是眼底出血。
脑血管意外。糖友如果突然头晕头痛,而且面部一侧发紧,对侧麻木,并且周身难以支持等一系列症状,可能是脑血管意外先兆,或是脑梗塞早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