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预防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糖尿病,糖尿病酮中毒,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2018-06-19阅读:901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

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1、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适当运动

运动可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糖尿病人再忙也要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为宜。

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2、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按时服药

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对于应用胰岛素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

3、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注意饮食

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工作繁忙,应酬多的糖尿病人最容易出问题,因此,糖尿病人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尽量减少应酬性宴会。 4、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注意休息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

5、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要多喝水

平时要培养多喝水的习惯。如糖尿病症状加重、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恶心、呕吐等,要及时检查血糖。如果一时难以弄清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又无法检查血糖和酮体时,可以让患者尝试喝一点糖水,如症状不好转应马上去医院。如血糖超过15毫摩/升。必须检查尿酮体。若尿酮体阳性,患者可以先喝500—1000毫升水(约两大杯)。如尿酮体强阳性或持续阳性,则必须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6、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之坚持检查

当患者发生严重心脏病发作或严重感染时,则每天至少应检查尿酮两次。要记住当出现糖尿病病情加重或其他应激情况(如发烧、呕吐等)时,都必须加强血糖、尿糖、尿量和尿酮的监测。加强与医务人员的联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因此,一旦感觉与平时“不一样”,应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症状

1、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的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腹痛症状,有时甚至被误为急腹症。造成腹痛的原因尚不明了,有人认为可能与脱水及低血钾所致胃肠道扩张和麻痹性肠梗阻有关。

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2、糖尿病症状加重,多饮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的症状加重。

3、呼吸改变,酸中毒所致,当血pH<7.2时呼吸深快,以利排酸;当pH<7.0时则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气味的酮臭味。

4、脱水与休克症状,中、重度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脱水症状,脱水达5%者可有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脱水超过体重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5、神志改变,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有头痛、头晕、委靡,继而烦躁、嗜睡、昏迷,造成昏迷的原因包括乙酰乙酸过多,脑缺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循环衰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因

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常见,且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急性感染又可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合并症,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互为因果。

2、治疗不当

如中断药物治疗、药量不足及抗药性产生等。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人停用或减少胰岛素治疗剂量,常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饮食失控和或胃肠道疾病

如饮食过量、过甜或不足,酗酒,或呕吐、腹泻等,均可加重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平时怎样预防糖尿病酮中毒

4、其他应激

诸如严重外伤、麻醉、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以及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由于应激造成的升糖激素水平的升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增加,加之饮食失调,均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5、精神因素

严重精神创伤、紧张或过度疲劳时。

6、伴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

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或误用大量糖类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