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脑出血的症状
1.1、头痛与呕吐:神志清醒或者轻度意识障碍者,可能会有头痛的病症,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颜色多为咖啡色。
1.2、意识障碍:轻者会出现躁动不安或者意识模糊不清,严重的则会出现进入昏迷状态,眼球会固定于正中位置,并且面色潮红或苍白。
1.3、眼部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会出现瞳孔不等大,还可能会出现偏盲和眼球活动的障碍,比如,脑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通常会出现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1.4、呼吸与血压:脑出血病人,一般呼吸较快,病情严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有所恶化时,转为快且不规则,或者呈现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双吸气等呼吸方式;血压则会出现高低不稳的现象,严重者血压逐渐下降,出现循环中枢功衰竭的征象。
2、脑出血的先兆
2.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或吐字含糊不清等;
2.3、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之后又自行恢复了,或者也可能失明;
2.4、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一般来说,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性很高,2个月内发生的风险尤其高。出现这些先兆症状后,以下几个动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检验是否患上了脑出血。
3、脑出血先兆的预防
3.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激动或发怒,会使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使血管强烈收缩,血压急剧升高。
3.2、不要饮酒过量。酒是一种兴奋剂,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酒又能增加肠道吸收脂肪量,促使肝脏对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合成,从而加快动脉硬化。
1、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一般要求患者就近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的变化,定期检查瞳孔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取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液,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术。同时给予低流量的混合氧气。
3、保持电解质平衡:清醒、吞咽无障碍者可试进流质,每日总液体人量在2000毫升~2500毫升左右。明显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经静脉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平衡。
4、治疗脑水肿,防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以及呋噻米、激素等。一般是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平均6~8个小时重复1次。急性脑出血一般须脱水治疗 l~2周,具体根据病情而决定。但脱水时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应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
虽说心脑血管疾病引起脑出血的几率会比较大,但是只要好好护理,还是可以避免的,脑出血的发生还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自身因素的,主要包括环境、季节交替导致气温的突然变化、情绪的改变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首先,季节里交替时节,气温变化大,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第二点就是情绪的变化能够影响毛细血管的收缩或者扩张,突然的情绪变化能够刺激毛细血管,但是当毛细血管应激速度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出血。所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时时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第三点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脑出血,抽烟、喝酒、过度劳累都是脑出血的诱因,所以也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