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性教育的程度如何,也无论书籍和杂志上关于性的话题如何增加,人们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怀孕和避孕的说法,而且似乎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基本事实是这样的:处在生育年龄(青春期至绝经期)的女性,正逢每月的受孕期,即一侧卵巢排出卵子之前和之后的几天,并且在没有任何避孕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性交,那么她完全有可能怀孕。以下是几条最常见的传言。
1.体外射精就不会怀孕;经期同房也不会怀孕
体外射精的避孕方法是相当危险的。我们的爱人在“前戏”中分泌的润滑液(前列腺液),就含有一部分精液。而且,不要对男人的控制能力寄予太大希望,在高潮前抽出体外,很难保证万无一失。事实上,大部分男人都有漏精现象,而且精子的数量和活动能力足够造成怀孕。如果不进入阴道而在外阴部射精,也不是没有怀孕的可能。活跃的精子可能进入阴道并继续向子宫运动。
另外,一般人认为,月经期行房不用担心怀孕。但事实是:确实有经期行房而怀孕的先例。
这是因为不规则排卵造成的。大部分妇女在月经开始后的第14天左右排卵,但如果排卵期提前,再加上精子生命力旺盛,则很可能造成怀孕。男性一次射精的平均数量约为3亿个精子,这些精子可以在女性体内生存7天左右,如果再加上女性提前排卵,就十分有可能怀孕。所以,即便是经期,也要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
2.口服避孕药对身体有害
对于吸烟的女性来说,口服避孕药确实有一定的危害,她们可能会成为心脏病、中风等疾患的牺牲品,而不吸烟的女性则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美国医疗机构的调查:服避孕药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比不服药的妇女低40%~60%,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低50%,患卵巢囊肿的几率也相对降低。口服避孕药对预防盆腔炎也有帮助,因为定期服药使得子宫颈粘液变稠,这样便阻碍了细菌的滋生。还有,口服避孕药减少宫外孕的危险,对于妇女更年期出现的骨质疏松问题也有帮助。
3.使用避孕工具就不会感染性传播疾病
在众多的避孕工具中,只有避孕套有这种双重功能,既可避孕,又可以防止感染性病。下面是对几种避孕工具的抗性病能力的分析:
1.口服避孕药:对防止感染性传播疾病无能为力。
2.子宫帽、宫内隔膜:对输卵管有些保护,而对阴道的保护能力则很不够。
3.宫内避孕环:这种避孕方式实际上增加了妇女患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为不再需要其他的保护就可以防止受孕。
4.绝育手术:减少患盆腔炎的危险,但子宫颈和阴道染病的危险仍然存在。
4.对方在她体内射精后,如果女性马上排尿或性交之后灌洗就不会怀孕。
这样做没用。尿液是从阴道上方的尿道排出体外的,因此不会冲走精子。性交之后灌洗即用水、皂液或温可乐之类的液体冲洗阴道可以冲走精子,防止怀孕,灌洗并非有效的避孕措施,而且会引起阴道感染。
5.计算安全期即可避孕
一些女性月经周期较准,认为通过计算安全期即可达到避孕的作用。大多数妇女的月经周期的时间为24-32天,排卵发生在第12-18天。排卵后24小时如果卵子未能受精,卵细胞会自行死亡。精子在排出后,一般来说在三天以内能使卵子受精,但也有报道说性生活一星期后精子仍保留受精能力。所谓的“安全期”时间非常短,对于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而言,这段“安全”的时间仅为1周左右。而且由于气候、饮食、情绪、环境等的变化,排卵时间也会发生波动,甚至发生额外排卵,因此安全期避孕的方法一点都不可靠。
6.已生过小孩的女性只有上环
很多已生育过的女性认为只有上环一种避孕方法,妇女如患有子宫肌瘤、月经周期不规则、痛经等疾病则往往不适合放环,觉得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其实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包括上环、口服避孕药(包括长效和短效)、避孕套、避孕针、皮下埋植、绝育等,国外还有更新颖的阴道避孕环。对于那些月经周期不规则、子宫肌瘤和痛经的妇女,现代口服避孕药是更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可靠避孕,还可调整月经周期、缓解痛经。
7.如果阴茎不完全插入,就是说男方在女方的外阴部而不是在阴道内射精,女性就不会怀孕。
不是这样的,精子有可能进入阴道并继续向子宫运动。
8.如果女性在性交后上下跳跃,她就不会怀孕。
在无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性交之后,上下跳跃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身体运动都无法减少怀孕的危险。无论对方射精时女性是站着还是躺着,精子都会在射精90秒内到达子宫的入口--子宫颈。
9.女性必须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才会怀孕。
这种想法是不对。在无保护的性交中,无论女性是否达到高潮都有可能怀孕。